|
高中历史知识点复习《古代中国的经济》高频考点特训(2019年必看版)(六)
2020-01-28 23:12:34
【 大 中 小】
1、综合题 (21分)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直接关系到普通百姓的居住条件和生活品质。近年来,更是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朝末年,松江“名园错综,交衢比屋,求尺寸之旷地而不可得”,置业者为了争一小间瓦房,“宁挥千金而不恤”……进入嘉庆年间,安徽的布商来松江置业,浙江的米商来松江置业,安徽的出版商来松江置业,从乡下到松江打工的织工和皮匠蜂拥而至,使得原来卖不掉的房子,“今则求售不得”。 ——《明清时松江房价》2009年4月27日载于深圳商报第4版 (1)材料一反映了明清时期松江地区的什么经济现象(2分)?这一现象对明清社会发展可能会导致哪些影响(4分)? 材料二 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城市人口的迅速增加是环境恶化、居住拥挤的重要原因。从工业区多数劳动居民的家居中,可以看到几乎原始的生活痕迹……工人居住的拥挤程度和住房的低劣情况令人触目惊心。在利物浦市,尽管这里的商业发达,堪称繁华富足,可是工人们只能生活在肮脏的环境中……居住在里面的几乎都是贫穷的工人家庭。 ——《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工人的日常生活》载于《中国社会科学报》 第361期 (2)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工业革命时期造成英国工人居住条件较差的原因?(3分) 材料三 1987年,深圳率先出台了新的房地产政策——房地产使用权可以交易,实质上突破了当时计划经济条件下房子只能由政府分配的局面……并逐渐向全国推广。 …… 1992年,万科、保利、恒大等地产公司相继成立。 ——根据互联网资源整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深圳为什么能够成为中国房地产改革的策源地?(4分)1992年,房地产公司相继成立的社会原因可能有哪些?(4分) 材料四 2003年以来……人民币升值、境外热钱的大量流入等因素的影响下,国内房价开始出现爆发式的增长,政府宏观调控政策不断……房地产行业规范性、结构性调整将藉此深入展开。 ——根据互联网资源整理 (4)材料四认为当今国内房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证明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发展中国家应如何面对?(3分)
参考答案: (1)民众争相购房置地,房价走高。(2分)影响商业资本积累,不利于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普通市民居住条件较差,生活质量受到影响。(4分) (2)城市人口增加;城市环境恶化;社会贫富分化加剧,工人因遭受剥削日益贫穷(3分) (3)深圳最早被确立为经济特区,是对内改革的试验田和对外开放的窗口;十三大召开,进一步深化改革,提出建设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靠近港澳台,思想观念相对开放,善于吸收国外优秀经验;深圳人民长期以来具有勇于探索富于创新的精神(任答两点4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十四大召开,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改革目标。(4分) (4)人民币升值,境外热钱的大量流入。(1分)反映了全球化时代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受到挑战。积极应对,趋利避害。(3分)
本题解析: (1)根据材料一关键信息“求尺寸之旷地而不可得”、“置业者为了争一小间瓦房”、“宁挥千金而不恤”等,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归纳出,明清时期松江地区出现的经济现象,可以这样解读:民众争相购房置地,房价走高。这一经济现象给明清社会带来了诸多不良影响,具体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认识:?民众因购房置地,影响了商业资本的积累,从而不利于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房价、地价被“哄抬”,导致普通市民根本买不了,从而居住条件较差,生活质量受到影响等。 (2)根据材料二关键信息“城市人口的迅速增加”、“环境恶化、居住拥挤”、“只能生活在肮脏的环境中……居住在里面的几乎都是贫穷的工人家庭”等,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归纳出,工业革命时期造成英国工人居住条件较差的原因,主要从以下三方面给予认识:?城市人口增加;?城市环境恶化;?社会贫富分化加剧,工人因遭受剥削日益贫穷等。 (3)根据材料三关键信息“实质上突破了当时计划经济条件下”等,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得出这样的认识:深圳能够成为中国房地产改革的策源地,势在必得,是情理之中的事情。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重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深圳最早被确立为经济特区;?1987年,中共十三大召开,进一步深化改革,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深圳靠近港澳台,思想观念相对开放一些;④深圳人民长期以来具有勇于探索富于创新的精神等。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得出,1992年,房地产公司相继成立,主要归结于:?1992年春天,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1992年下半年,中共十四大召开,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即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根据材料四关键信息“人民币升值、境外热钱的大量流入等因素的影响下”等,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归纳、概括得出,当今国内房价上涨的主要原因,即人民币升值,境外热钱的大量流入等。这反映出,全球化时代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受到挑战。面对世界经济全球化浪潮,我们唯有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应对,做到趋利避害,尽最大努力维护本国经济安全,维护国家利益等。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及其缓慢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工业革命·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邓小平“南方谈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提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世界经济全球化·积极应对世界经济全球化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就如中国的农民,欧洲使用木制农具时,他们已经用铁犁耕田。而当欧洲也使用铁制农具时,他们仍在使用铁制农具。中国人把一种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运用到很高的水平,却没想到要改善和替代它。”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性问题是 A.自然经济的脆弱性 B.欧洲经济后来居上 C.铁犁技术更新缓慢 D.小农经济的停滞性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由“他们已经用铁犁耕田”“ 他们仍在使用铁制农具”,春秋战国中国农业使用铁犁牛耕,确立了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长时间一直没能改变,反映了小农经济的停滞性,D符合题意;A材料没有涉及,C反映的是表面现象,B不是材料的主旨。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小农经济产生的条件、特点和评价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中国古人以“社稷”指代国家。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五谷之神。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 A.重视祭祀 B.土地是最重要的财富 C.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D.粮食结构以谷物为主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图是出土的唐代初期文物“敦煌张文信租田契”的抄件片段。据此可知当时

A.土地租佃在全国普遍推广
B.一些经济活动蕴含着契约意识
C.均田制已经被迫彻底废弃
D.农耕经济开始向河西走廊扩展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由题目中的信息“若……租价不了……罚”“若……不得田佃者……罚”即可选出B项;题目中只涉及到敦煌地区的土地租佃,故排除A项;汉朝时期,农耕经济即在全国推广,故与题目中的时间“唐代”不符,排除D项;均田制彻底废弃于唐代中后期,故与题目中的时间“唐代初期”不符,排除C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唐代的土地制度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秦始皇)收泰半(三分取其二)之赋,发闾左之戍。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竭天下之资财以奉其政,犹未足以赡其欲也。
材料二 (汉高祖)约法省禁,轻田租,十五而税一。……文帝即位,躬修俭节,思安百姓,……遂除民田之租税。后十三岁,孝景二年,令民半出田租,三十而税一。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家亡(无)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
-----------均摘自《汉书·食货志》
回答:
(1)分别概括材料一、二所反映的历史现象。(6分)
(2)结合材料分析封建统治者的赋税政策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的关系。(8分)
参考答案:
(1)现象:秦朝的暴政;(3分)文景之治。(3分)
(2)关系:赋税繁重,超过社会承受能力,导致民不聊生,甚至天下大乱;(4分)轻摇薄赋,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4分)
本题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材料一主要涉及秦朝赋税沉重,如“收泰半(三分取其二)之赋”,它是秦朝暴政的表现;材料二主要反映汉代赋役较轻,如“十五而税一”和 “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政治清明的盛世景象,是为文景之治。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一是负面历史现象,材料二是负面历史现象,回答本题一定要按照题目要求“从赋税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作答,比如赋税繁重,超过社会承受能力,会激化社会矛盾,不利于社会稳定;轻摇薄赋,劳动人民得以修养生息,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
考点 :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古代中国农民的负担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