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徐志摩在一首诗中写道:“匆匆匆!催催催!一卷烟,一片山,几点云影;一道水,一条桥,一枝橹声;一林松,一丛竹,红叶纷纷。”“催催催!是车轮还是光阴。”诗人在这首诗中描写的交通工具应该是
A.公共汽车
B.飞机
C.火车
D.轮船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材料听“一道水,一条桥,一枝橹声;一林松,一丛竹,红叶纷纷。”“催催催!是车轮还是光阴”表明火车的速度极快,经过的一切景物非常多,材料中的“车轮”两个字可以排除B项的飞机与D项的轮船。公共汽车此时还没有,所以答案选择C项,并且公共汽车的速度也没材料中描述的那样快。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如图所示文献是在下列哪一会议上制定通过的?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D.中共八大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只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制定宪法的权力。1954年,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大,在这次会议上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即第一部宪法,也叫1954年宪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共同纲领》;七届二中全会和中共八大是党的会议无权通过宪法。故选B。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 ?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社会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各国人民的民族独立的自主权利是必须得到尊重的。各国人民都应该有选择其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利,不应受到其他国家的干涉。…… 如果这些原则能为一切国家所遵守,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和平共处就有了保证,而侵略和干涉内政的威胁和对于侵略和干涉内政的恐惧就将为安全感和互信所代替。?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交关系文件集》第3集
材料二?下列两幅图片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新中国两次重大外交活动的场景
材料三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说的“这些原则”是指什么?(2分)
(2)材料二中图一和图二分别是新中国参加的哪两次国际会议?(2分)?
(3)图3反映了中美关系的改善,对国际关系产生怎样的影响?(2分)除此之外,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关系重大成就的还有哪些?(2分)
(4)图四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创造性指导方针的成功实践?香港回归有何意义?(4分)
参考答案:(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分)?
(2)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亚非会议); (2分)?
(3)因美国孤立中国的而形成的外交僵局终于被打破,中国外交出现了新局面。(2分)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日建交。(2分)
(4)一国两制;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下文摘自某书局发行的教科书前言,据此判断该教科书出版时期为( )
二、无产阶级的新教材的编写,是一桩前人从来没有做过的新事业,我们正处在摸索和尝试的过程中,缺点和错误是难免的,我们殷切地期望各地革命委员会广泛征集革命的学生、革命的教员、革命的工人提出意见和批评。
|
A.1949—1956年? B.1956—1966年
C.1966—1976年? D.1978—1988年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从材料信息中的“革命委员会”等信息可以判断该教科书出版于“文化大革命”时期,故选C项。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近代上海轮船招商局的经营广告上写道:“发展中国航运,促进对外贸易。预定客货仓位,代客报关装货,代理水火保险,办理仓储堆栈。欢迎监督,接受批评。”从材料中能够获取的信息是
①中国近代航运业已经出现?②中国近代航运业发展可促进外贸
③轮船招商局业务范围较大?④彻底改变列强垄断中国航运局面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近代上海轮船招商局属于洋务派创办的近代民用企业,①正确;“发展中国航运,促进对外贸易”说明②正确;“预定客货仓位,代客报关装货,代理水火保险,办理仓储堆栈” 说明③正确;④错在“彻底改变”的说法。
点评:材料型选择题的一般解题方法是推断法。解题关键是读懂材料,并能从材料中提出有效信息,结合教材知识迁移分析。思路:⑴、通读材料,明确题干的限制条件和答题要求,理解题意;⑵、仔细分析材料,提取有效信息;⑶、结合于材料相关的教材内容分析材料,联系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对四个选项进行分析不仅,排除与材料明显不符合的选项或结论正确但在材料中没有体现的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