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高频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考点特训(2019年冲刺版)(十)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通过情境设置考查学生史实再现能力,依据所学知五彩瓷是明朝出现的,青花瓷是元朝出现的,而珐琅彩瓷是清朝出现的,综合判断,选D。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这是一段学生编写的剧本:阿牛是一个北宋的杭州农民,一向日作夜息。但这两天他想放松一下,于是他跟地主结算了工钱,跑到街上闲逛。街上错落着很多店铺和会馆,有卖玉米糕点的食品店,有卖印刷书籍的书店,还有卖布料和瓷器的杂货铺,瓦肆里还有人在咿咿呀呀的唱着京剧。阿牛想:“快过年了,得给妻儿买块像样的布料做衣服。”他走进杂货铺,买了两块棉布,顺便买了一个小巧的粉彩牛型瓷器犒赏自己。这段剧本中存在的错误有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依据所学,“结算了工钱”说明是雇佣关系,这与资本主义萌芽在明朝中后期出现不符;会馆,专指历史上旅居异地的同乡人共同设立的,供同乡、同业聚会或寄居的馆舍,始设于明代前期;“有卖玉米糕点的食品店”说法错误,因为玉米在明朝中后期才传入中国;“京剧”出现在清代;棉布出现在元代;粉瓷清朝才出现。故以上说法都错误,所以应选D。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经济结构与特点·手工业与商业的发展·概况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B.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
C.儒家思想的根深蒂固
D.科举制度的深远影响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基本的史学素养。材料中主要反映了商人发财致富后购买田宅或从政这一历史现象,而一般情况下在论述一历史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时需要从经济角度去思考。中国古代的经济形式为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这就导致了以上现象的出现。B项虽然正确,但不属于根本原因。C、D没有很好地解释为什么商人发财致富后购买田宅,且没有从经济角度去思考,可排除。综上,本题选A.
考点: 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小农经济产生的条件、特点和评价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金属冶炼技术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青铜铸造
②技术灌钢法
③用煤作燃料
④冶铁焦炭炼铁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③④②
D.②①④③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识记和纵向比较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据古碑记载:“汉建成二十年设沛国于相(今淮北市),颁布‘酒榷’,在濉溪口、柳孜专设税官,征收盐酒税。”材料表明汉代
①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②实行了分封制 ③实行盐铁专卖政策 ④对市场进行严格管理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提炼有效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据题干“汉建成二十年设沛国于相(今淮北市)”“颁布‘酒榷’,在濉溪口、柳孜专设税官,征收盐酒税”可知实行封国制度,同时实行酒的专营。①③在题干中无法看出。故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汉朝的商业;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朝的郡国并行制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历史知识点复习《现代科学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