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中国积极参加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活动,是为了
[? ]
A.加强亚太地区发展中国家的团结
B.推动亚太地区各国间的民间交往
C.促进亚太地区的和平与发展
D.建立亚太地区各国间持久的结盟关系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奥巴马在2012年1月的国情咨文中,共四次提到中国:“在中国这样的国家做生意的成本越来越高,所以美国人的机会来了”;“我们针对中国提起的贸易诉讼多了一倍,而且已经显出了成效”;“成立贸易实施机构,将专门负责调查像中国这样一些国家的不公正贸易做法”;“我将不会把风能、太阳能或者蓄电池工业拱手让给中国或者德国。”上述材料说明美国
[? ]
A.对华贸易态度明显趋于强硬,并且付诸实际行动
B.运用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调节与中国的贸易纠纷
C.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努力抢占新技术的制高点
D.阻遏德国经济的发展,发展制造业以增加就业机会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标志着中国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事件是( )
A.“神舟”一号飞入太空
B.“神舟”三号飞入太空
C.“神舟”五号飞入太空
D.载人飞船正式列入国家研制计划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再认、再现历史事实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表4为“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20世纪50—70年代经济数据”,对其解读错误的是
表4
国家或地区
| 美国
| 欧共体
| 日本
|
联邦德国
| 法国
| 意大利
| 英国
|
占世界GDP比重
| 1955年
| 36.33%
| 3.9%
| 4.5%
| 2.2%
| 4.9%
| 2.2%
|
17.5%
|
1976年
| 24.9%
| 6.8%
| 5.8%
| 2.8%
| 3.1%
| 8.1%
|
21.7%
|
A.20世纪70年代中期日本成为政治经济大国
B.1955—1977年间美国经济总体增速缓于日本
C.20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经济霸主的地位发生了动摇
D.20世纪70年代中期欧共体的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20世纪50-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在资本主义社会形成了美日欧三足鼎立的局面。从图表中可见:1955—1977年间美国经济总体增速缓于日本、20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经济霸主的地位发生了动摇、20世纪70年代中期欧共体的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以上几项都能从材料中看出,故都正确。日本虽为经济大国但还未成为政治大国,故选A项
点评:本题以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状况为切入点进行考察,另外还要关注欧洲经济发展的原因和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这也是常考点。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下列有关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状况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轻工业发展迅速
B.重工业基础依然薄弱
C.形成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D.自然经济仍然占据绝对优势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