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对一战战后初期列强在亚太地区的状况,叙述不正确的是?
A.《九国公约》打破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
B.美国对华持“门户开放”政策
C.英日同盟的主要目的是共同对付俄国
D.美英在抵制日本扩张的态度上截然相反
2、判断题 (15分)对比以下两幅德国地图:

请回答:
(1)两图表明二战全面爆发前,德国的版图发生了许多变化。结合有关历史事实,概括说
明为什么能够发生这些变化?(4分)
(2)德意志帝国首相俾斯麦曾说:“我们位于欧洲中部。我们至少有三条会遭到进攻的战线
。”面对这种情况,德国在发动两次世界大战时,有什么共同的做法?为什么?(4分)
(3)作为德国的近邻,法国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1919~1939年间)是如何保证自身安全
的?(4分)
(4)结合政治常识和历史经验,说明应如何处理邻国之间的相互关系?(3分)
3、判断题 材料 第1条 缔约各方应个别或集体地保证按照以下条款的规定,德国和比利时间、德国和法国间边界领土维持现状,按照1919年6月28日凡尔赛和约所规定的上述边界不受侵犯,以及上述条约……关于非武装区的规定得到遵守。
第2条 德国和比利时,同样德国和法国相互约定双方彼此不得攻击和侵犯,并且在任何情况下彼此不得诉诸战争。——德国、比利时、法国、英国和意大利相互保证公约
请回答:
(1)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上述内容出自哪一历史文献?签订的背景是什么?(10分)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该历史文献的签订有何重要影响?(10分)
4、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一?下面是巴黎和会上四个国家的代表说的话:
A:“我有的是钱,你们都得听我的。”
B:“借给我钱可以,想当老大你还嫩了点!”
C:“应该把那条腿也打断,叫他永远也爬不起来!”
D:“等老子伤好了再跟你们算帐!”
材料二 ?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两个大国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
——列宁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A、B、C、D分别指的是哪个国家?(8分)
(2)材料二列宁所做判断是否正确?(1分)为什么?(2分)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巴黎和会上,美国主张吸收世界各国包括战败的德国加入国际联盟;联盟各会员国应保证“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如果发生领土争端,国联有权干预;国联应负责处理战败国的殖民地。
材料二:《国际联盟盟约》规定,国联主要机构是全体代表大会和行政院,每个会员国,包括自治领,都拥有一票。
材料三:美国总统威尔逊签署了和约后,带病在美国作了1万千米的旅游,到处兜售他的国联方案,直到1919年10月中风瘫痪。但是,参议院就是不买账,参议院共和党领袖洛奇说:“美国不能为了世界和平而削弱自己,不能使我们的主权从属于别的国家。我们必须首先考虑到美国。”1920年3月,最后表决时,参议院以53:28的多数否决了参加国联的议案。
———以上均摘自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美国主张建立国联的目的。
(2)据材料二,分析如此规定对哪国有利,主要意图是什么?
(3)据材料二,分析美国总统与参议院之间的主要分歧,并利用所给材料说明成因。
(4)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国际矛盾?指出其实质。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