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与近代史上南京、镇江、苏州等地的开放相比,现在的对外开放的主要特点是:(?)
A.开放地区与其他地区政策不同
B.主动开放
C.经济特区都临海而非沿江
D.允许外商来华创办企业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作为中国中央政府最重要的例行公文,每5年换届时的《政府工作报告》无疑蕴含着丰富的信息,仅从最近7届政府报告使用频率最高的几个实词和一些新词中,我们就可大致看出中国改革开放30年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下列一组词可能出现在1993年第八届人大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是(?)
A.革命、阶级斗争、发展、建设、四人帮
B.改革、宏观调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浦东开发、股票
C.机构改革、联产承包、拨乱反正、对外开放、经济特区
D.体制改革、中国特色、一国两制、初级阶段、沿海经济开发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项中的“阶级斗争”、“四人帮”说明是在文化大革命之后,与题干不符。C项的“拨乱方正”说明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D项中“一国两制”是1982年邓小平提出来的,1984年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通过。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992年初,邓小平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这说明
[? ]
A.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
B.计划与市场在经济发展中是矛盾的
C.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没有本质区别
D.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经济的手段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目的是:
①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②扩大对外贸易,吸收外资;
③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④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管理经验。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四个选项都是对外开放的目的,题目中选项②③④都是对外开放的直接目的,而选项①是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故正确答案为A项。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在扩大对外贸易方面所遵循的原则是( )
A.优惠外商
B.全方位开放
C.平等互利
D.设立经济特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A、B、D三项是开放后实行的政策和措施。只有C项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