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邓小平曾说:“打破精神枷锁,使我们的思想来个大解放。”以下文章中冲破精神桎梏,引发了一场全国范围的大讨论,从而揭开思想解放运动序幕的是( ?)
A.《强学会叙》
B.《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C.《论持久战》
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文革结束后,“两个凡是”仍然束缚着人们的头脑和思想。邓小平在全国发起了一场“真理标准”的大讨论,结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结论。这一讨论,揭开了全国思想解放运动的序幕。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人民公社是形势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目前形势下,
建立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工农商学兵互相结合的人民公社,
是指导农民加速社会主义建设,提前建成社会主义并逐步过渡
到共产主义所必须采取的基本方针。
摘自《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
材料二?北戴河会议以后,全国农村一哄而起,大办人民公社。没有
经过试验,只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基本实现公社化。……人民公社的特点叫
“一大二公”,实际上就是搞“一平二调”。所谓大,就是将原来一二百户
的合作社合并成为四五千户以至一二万户的人民公社。一般是一乡一社。所
谓公,就是将几十上百个经济条件、贫富水平不同的合作社合并后,一切财
产上交公社,多者不退,少者不补,在全社范围内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实
行部分的供给制(包括大办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叫做共产主义因素),造
成原来的各个合作社(合并后叫大队或小队)之间、社员与社员之间严重的平
均主义。同时,社员的自留地、家畜、果树等,也都被收归社有。在各种
“大办”中,政府和公社还经常无偿地调用生产队的土地、物资和劳动力,
甚至调用社员的房屋、家具。这些实际上都是对农民的剥夺,使农民惊恐和
不满,纷纷杀猪宰羊,砍树伐木,造成生产力的很大破坏,给农业生产带来
灾难性的后果。
摘自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回答:
(1)从生产资料所有制和分配方式两个方面概括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错误及其危害。
(2)简要指出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主要教训。?
参考答案:①生产资料所有制:“一大二公”,盲目提高生产资料公有化程度,严
重地脱离了当时农业生产力水平。分配方式:“一平二调”,实行平均主义和
无偿调用,完全违背按劳分配的原则。
危害:严重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生产力遭到很大的破坏,给农业生产带来
了灾难性的后果,是造成三年经济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②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搞建设必须从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的国情出发,不应片面追求高速度。尊重客观经济规律,生产关系的调整必
须适合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能只凭主观愿望和意志办事。
本题解析:本题材料涉及“左”的路线指导下,有关人民公社化运动所造成的危害、
教训等。第①问解题关键是理解“生产资料所有制”和“分配方式”这两个基本概
念,这是生产关系中的两个环节,要注意把政治课经济常识理论迁移到解决历史
问题中来。概括错误时,既要指出什么错误,还要说出为什么错。解答第②问时要注
意联系材料1与材料2,认识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出现,是当时中共中央在领导经济
建设的指导思想上出现对国情认识失误,对客观经济规律认识失误所致。由此从总
结规律的角度谈“主要教训”,做到论从史出。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下列语句摘自不同时期小学语文课本第一课的内容,其中属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是
A.毛主席,像太阳,他比太阳更光亮……我们跟你永远向上
B.爸爸六岁去放羊,今年我也六岁了,公社送我上学堂
C.敬爱的毛主席教导我们:“不忘阶级苦,牢记血泪仇”
D.冰雪消融,种子发芽,果树开花……我们找到了春天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A项体现了对毛主席的崇拜,不符合题干80年代,排除;B项中的“公社”反映了当时农村实行人民公社体制,不符合题干80年代,排除;C项反映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不符合题干80年代,排除;D项中“我们找到了春天”说明改革开放,我们找到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符合80年代的特点,故答案为D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吸取历史教训作出的最重大的决策是
A.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B.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C.拨乱反正,纠正重大冤假错案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吸取历史教训作出的最重大的决策是.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所以选B。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记载:“……集体农业的痕迹,大量从中国农村消失了,”“消失”的原因应是(?)
?
A.农业生产合作化运动的进行
B.“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提出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D.农村乡镇企业的发展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特点是“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从人民公社的集体经营转变为在集体领导下的个体经营。A项是引导农民走集体化道路,故错误。B是为了纠正农村工作“左”的错误而提出。D是发展工业。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