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口号既是文化现象也是文化符号,口号也从来没有离开过政治,它其实是穿着文化的外衣来表现政治的内涵。用口号来解读历史,别有一番历史的“味道”。据你推测,以下图片中的口号出现的背景是

A.建国初期,经济凋敝
B.土地革命,国家稳定
C.人民公社,信心膨胀
D.改革开放,国人自信
2、判断题 对表1推论恰当的是

A.1960年棉花减产幅度最大和人们需求减少有关
B.1962年棉花产量最低和国家政策没有调整有关
C.1963--1968年棉花产量增加和国内局势稳定有关
D.1974--1977年棉花连续减产和人民公社制度有关
3、判断题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进一步加速,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与北美自由贸易区相继问世。二者的共同之处在于
①在欧洲经济一体化加快的背景下建立②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
③成员国具有相同的社会政治制度④美国是这两个经济组织的重要成员国
[? ]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判断题 观察下面嘉庆、宣统年间全国各省区家庭规模户均人口比较表(部分)。
时间?省区
| 直隶
| 山东
| 山西
| 浙江
| 江西
|
嘉庆二十五年(1820)
| 5.67
| 6.91
| 6.83
| 6.08
| 5.73
|
宣统三年(1911)
| 5.15
| 5.49
| 4.82
| 4.25
| 4.94
|
关于表1中变化的主要背景分析正确的是
A.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B.早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影响
C.国家政治局势变动的影响? D.近代民主自由平等思想传播
5、判断题 近代中国大城市的一些女青年,改变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传统婚姻习俗,倡导婚姻自由。这种变化发生于?
A.鸦片战争
B.民国初年
C.新中国成立后
D.改革开放后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