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大量内迁的民族工业,促进了重庆地区的工业发展,改变了民族工业的布局。而来不及内迁的民族工业则被日军霸占、或被战争所毁。”这一状况发生于
A.鸦片战争时期
B.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C.一战期间
D.抗日战争时期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大量内迁的民族工业,而来不及内迁的民族工业则被日军霸占、或被战争所毁。”等信息说明是抗战时期民族工业内迁的史实,故选择D项。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988年法国总统密特朗发布行政令,将欧洲一体化先驱让·莫内的骨灰迁入“先贤祠”,让他与卢梭、雨果等伟人安息在一起。让·莫内推动的欧洲经济一体化始于
A.关税同盟建立
B.欧洲共同体成立
C.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
D.欧盟成立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欧洲经济一体化始于1952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故选C。A项是在1958年;B项是在1967年;D项是在1993年。均在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之后。
点评:欧洲一体化是区域经济政治一体化的典型代表。在二战结束后,欧洲联合提上了议事日程。1952年成立的欧洲煤钢共同体是一体化进程的开端。发展到现在是欧洲联盟。欧洲一体化特别是经济领域的建设需要特别关注。除欧洲一体化进程外,美洲的区域集团化、亚洲的区域集团化也需要了解。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善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周恩来说这段话是在
A.与尼克松会面时
B.出席日内瓦会议时
C.出席万隆会议时
D.出席联合国大会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依据所学知识,1955年,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这是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会议,会中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原则,推动了会议的进展。材料中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了解和善重、互相同情和支持,”体现了“求同存异”的方针。故选C。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新中国成立后,黄炎培欣然接受政务院副总理兼轻工部部长,他儿子问他为什么年过七旬却做起官来,他回答说:人民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是自家的政府。自家的事,需要人做时,自家人不应该不做,是做事,不是做官。这表明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满足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愿望
B.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调动了民主人士积极性
C.出席政治协商会议的民主人士代表居大多数
D.中国共产党实行了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一届“人大”于1954年召开,排除 A;C项说法错误,不符合事实;1956 年提出该方针,而不是1949年,排除D。B项正确,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调动了民主人士积极性,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点评:新中国成立后,逐渐建立了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一制度的建立,调动了各个党派参政议政的热情,共同致力于现代化建设。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清代官员的朝服上有一块
方形图案称为补子。补子又分为文、武两种。根据图片分析下列
补子图案中属于武官的应该是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