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面对空前的经济大危机,美国罗斯福总统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大力干预经济,主要采用的经济理论是
A.凯恩斯主义
B.自由主义
C.重商主义
D.“人民资本主义”
2、判断题 1933年4月上海《大公报》报道:“自日本放弃金本位后,积极倾销日货,至各国大起反感,抵制日货者达二十七国。”从这条新闻得出的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 ]
A.日本开始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B.经济危机导致国际关系恶化
C.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开始形成
D.日本的贸易政策引发了经济危机
3、判断题 有人将罗斯福新政的经济理论概括为;“私营企业(个人利润)经济不应消灭,应当保留。可是,这种经济的营运,并不总是有利于促进普遍福利。因此,只要有必要这种营运就必须由各州和联邦政府做出努力,加以改进和补充。”对上述评语中的关键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不应消灭”指的是:保持资本主义制度
B.“经济的营运”指的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C.“改进和补充”指的是:采用国家干预的办法
D.“福利国家”指的是:政治民主化资本主义国家
4、判断题 美国总统乔治·布什在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09年年会时表示,世界各国要紧密合作应对金融危机,保护主义无助予克服困难。然而,在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期间,正是美国带头大幅度提高关税,从而引发了一场关税大战。其直接影响是:
[? ]
A.资本主义各国间的矛盾日趋尖锐
B.资本主义各国政坛丑闻频出
C.资本主义各国社会危机曰益加深
D.资本主义各国政府信誉扫地
5、判断题 (3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孺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欲求,商人使其厚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15 世纪末,西欧一些国家建立起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运用国家力量推行重商主义。……该理论认为一切经济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金银。除了开采金银矿以外,对外贸易是货币财富的真正的来源……由于不可能所有贸易参加国同时出超,而且任一时点上的金银总量是固定的,所以一国的获利总是基于其他国家的损失,即国际贸易是一种“零和博奕”。
——托马斯·曼《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选读
材料二?英国打着亚当·斯密自由贸易大旗,杀气腾腾涌入德意志经济领域……德意志经济学者李斯特对此有一个精彩的比方:“当一个人已登上了高峰以后,就会把他登高时所使用的那个梯子一脚踢开,免得别人跟着他爬上来……为此,1841年,李斯特提出了影响深远的幼稚工业保护论。?
——央视《大国崛起·德国 第二部分》
材料三?凯恩斯把重商主义者看做是自己思想的先驱者。“重商主义者是把货币不足视为失业的原因的这一观点的创始者”。凯恩斯指出,增加货币数量是对失业斗争的最重要的工具 。“重商主义者很明白他们的政策具有国家主义色彩,而且会引起战争”。凯恩斯则认为,保护主义有助于一个国家解决失业问题,而且赞成经济民族主义。
——郑鸣谦《新国家主义经济学研究三篇》
材料四?在全球化时代,市场经济制度逐步演化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制度,而竞争是市场经济最主要的特征之一……跨国公司通过内部分工和核算体系,在内部贸易中获得了较为稳定的收益,但却把各国账面上贸易差额的此消彼长以及由此引发的贸易摩擦甩给了各国政府。……为缓解由此形成的贸易逆差和各种国内矛盾,发达国家利用其政治经济强权,加强了对这些发展中出口国的贸易制裁,以保护国内市场以促进国内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中大国的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相近,彼此之间的竞争也十分激烈。
——明洁《贸易保护主义的再度抬头与应对》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两个经济理论产生的共同背景,并分析西欧重商主义政策在政治方面产生的影响。(10分)
(2)材料中“登高时所使用的那个梯子”是指什么,根据所学知识说明李斯特提出“幼稚工业保护论”的原因。(8分)
(3)根据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罗斯福在实施新政时期是如何实践凯恩斯上述经济思想的?(8分)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归纳当今世界新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原因。综合以上,谈谈你对贸易保护政策的评价。(11分)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