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美国学者E·布莱克说:“虽然搞现代化比较早和比较晚的国家的前提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参加现代化行列比较晚的各国的前提都是十分相似的。”工业革命以来,中国、日本等东方国家“参加现代化行列比较晚”的相似“前提”是指
A.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B.外部世界的冲击与挑战
C.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传入
D.资产阶级政治运动的兴起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19世纪中后期,中国、日本等东方国家都是在遭受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下开始了现代化历程,B项正确;A、C、D是“参加现代化行列”的表现,不是“前提”,均排除。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木户孝允明确指出:“立国之本,惟在于人,而期望人才千载相继而无穷者,惟在于教育而已。”材料反映了明治政府“文明开化”政策的重点是(?)
A 培养出国人才? B 教育改革 C “求知于世界” D 派使团出访西方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天皇为国家之元首,总揽统治权……天皇在帝国议会协赞下,行使立法权。……天皇召集帝国议会,命其开会、闭会、停会、解散众议院。
——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
材料二 天皇制——国体决定政体,并通过政体来体现。日本自古至今,其国体经历了奴隶主政权、封建领主政权和资产阶级政权的阶段,但其政体表现形式——天皇制却延续未变,天皇制因此成为日本政治的最大特点。日本天皇制经历古代天皇制、近代天皇制及现代天皇制的不同发展阶段,在不同
的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大日本帝国宪法》的内容,并据此指出该宪法的局限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指出日本政治的最大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近代天皇制的形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天皇是国家最高统治者,总揽一切大权。《大日本帝国宪法》保留浓厚的封建残余。
(2)天皇制始终延续未变。
(3)形成原因:由日本特殊的国体决定,日本明治维新不彻底,保留了浓厚的封建残余;日本资产阶级的力量不够强大;日本民主政治不发达,日本效仿了德国近代的政治体制。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英国学者韦尔斯在研究日本发展的历史时这样说:“……1866年,它还是一个中世纪的民族……1899年,它已经是一个完全西方化了的民族。”促使日本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即完成了历史的重大跨越的最根本因素是(?)
A.门户开放,受西方国家的影响
B.推翻幕府统治,扫除封建障碍
C.明治维新,走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D.发动战争,开拓海外殖民市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1868年开始的明治维新使日本由一个封建落后国家逐渐变成一个封建色彩浓厚的近代资本主义国家,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迅速崛起为东方强国。C项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日本明治维新时)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法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日本聘请的外国专家——在日本人的监督下——从1875~1876年的五六百人,上升到1890年的3000人左右。然而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的选择就困难了……于是,不到20年便出现了一股反对极端西化、极端自由化的势力……(他们)实际上是想制造一个新的以崇拜天皇为核心的国教,即神道崇拜。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材料二?康有为等人想以日本明治维新的要义为蓝图,在中国推行变法。但是没有认识到日本与中国的国情不同,所处的国际环境不同等许多特点,而是机械地照搬日本的经验,只是从形式上学习,并没有掌握明治维新的真正“要义”。
——《成败得失——戊戌维新与明治维新的比较》
请回答:
(1)日本能够顺利向西方学习的前提条件是什么?(2分)
(2)日本是怎样学习西方的?有什么突出特点?(8分)
(3)材料二对戊戌维新作出了深刻的评析,你是怎样理解的?(5分)
参考答案:(1)推翻了幕府的统治,建立了以天皇为首的新政府。(2分)
(2)经济:殖兴产业,发展资本主义新经济。(2分)政治:废除旧体制,颁布1889年宪法,确立近代天皇制。(2分)军事:实行义务兵役制,建立了一支常备军。教育:进行教育改革,倡导“文明开化”,建立了近代教育体制。(2分)特点:向西方学习规模大,领域广;学习西方不是照搬照抄,全盘西化;而是结合日本国情,有选择地、有侧重地学习、借鉴。(2分)
(3)中国的封建政权依然存在,而日本则推翻了幕府统治;明治维新时西方列强刚踏上日本领土,势力较小,而戊戌维新时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狂潮,决不会允许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在日本改革派的势力强大,而中国的维新派依靠清政府无实权的皇帝,自身力量非常弱小;再者日本的改革措施得力,中国的改革措施则缺乏实质性的内容等。(其他言之有理也可。)(5分)
本题解析:(1)前提要从要政治方面进行回答,日本通过战争的手段推翻了幕府的统治;(2)第一个问题是要回答主要内容,学生可以依据教材进行回答,不要过细,第二个问题要从学习范围和方法方面思考,如日本学习的规模大,有选择的学习等;第(3)问实际上是从材料给出的角度认识两者成败的原因,一个是从国情上进行认识,中日国情不同;另一个是依靠力量也不一样。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