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新三民主义能够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主要是因为
A.是孙中山提倡的
B.有了共同的阶段斗争目标
C.是国民党的指导思想
D.明确了反帝要求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新三民主义能够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主要是因为新三民主义理论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有着相同的革命目标和相似的主张,即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所以答案选B,A C D三项不符合题意特征。
点评:国共两党历史上的两次合作一次是1924年国民党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正式宣布接受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实现了国共的第一次合作;国共的第二次合作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先是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积极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国民党合作,接着国民党公布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实现。关于国共两党的关系,总结其发展历程不难发现二者经历两次合作和两次分裂,从合作和分裂产生的效果可以看出两党合则民族振兴,两党分则民族遭遇险境,因此在中华民族复兴的道路上两党有必要进行长远的第三次合作。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亚洲觉醒”与“亚洲的革命风暴”相比,最大的区别是
A.以反侵略、反封建为革命任务
B.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C.民族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
D.个别国家走上了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为比较类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亚洲觉醒”与“亚洲的革命风暴”相关知识的比较能力。“亚洲觉醒”出现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成为这一时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出现的新特点。所以正确的答案为B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孙中山和甘地同为“亚洲觉醒”之先驱。下面两图所蕴含的共同主题是
?
孙中山为南洋路矿学校题词?甘地提倡“回到纺车去”
A.非暴力不合作
B.顺乎世界之潮流
C.争取民主自由
D.致力民族自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项的非暴力不合作主义是甘地为对抗英国的殖民统治,不符合孙中山主张的“造路救国”,这种“造路救国”的方式是有对抗行为的。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是从一战后至40年代初,曾掀起3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此时的世界潮流是发展资本主义,而甘地为了抗拒英国的“先进生产力”而主张回到了纺车去,是不符合当时世界发展潮流的。孙中山的造路救国是在经济上对抗殖民统治,并不是要求政治上的民主自由。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关于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它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
B.它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
C.它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
D.它第一次在中国人民面前提出了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共12分)
材料一?“革命为惟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厘街戏院的演说》
材料二?凯末尔说:“我们国家与我国民族的唯一使命是用我们的刺刀把敌人从我们的土地上赶走。”“最适合土耳其民族本性与精神制度的是共和主义制度。”
------《当代东方政治思潮》
材料三 “虽然土耳其在他(凯末尔)死后走过了漫长的道路,但这个国家所遵循的原则基本上还是他生前制定的指导方针:建立及捍卫疆域有限的土耳其民族国家;启迪土耳其人民的民族意识;摆脱伊斯兰教对国家法律和教育的控制;不但要物质生活西化,人们的思想和风俗习惯也要西化……”?
——戴维森《从瓦解到新生—土耳其的现代化历程》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孙中山、凯末尔各自的政治主张。(4分)
(2)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概述孙中山、凯末尔被各自国家尊为“国父”的原因。(8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