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高频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高频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二)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13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图一 人面彩陶壶 图二邢窑白瓷长颈瓶 图三粉彩开光花尊 A.南北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图一是新石器时代就有的,图二是唐代出现的,图三的粉彩是清代才有的。所有这位收藏家最早应生活在清代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回答下列问题(16分)
唐朝长安城平面图 北宋东京平面图
(1)观察两幅示意图,说明北宋东京与唐朝长安相比,在商业区的分布上发生了什么变化?(4分)
史书记载,在唐朝都成长安,每日中午,日落前三刻击钲三百声散市;每晚击鼓八百声,鼓声过后关闭坊门。
北宋东京城内有夜市,一直持续到三更,在闹市区甚至通宵不绝,随之早市又开始了。
(2)以上记载反映出北宋与前代相比城市商业活动的时间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上述的变化说明了什么?(2分)
(雍正)“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故以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大清会典事例》
(3)依据材料指出雍正皇帝是怎么看待农业和工商业的关系的。(2分)清统治者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所制定的经济政策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6分)
参考答案:(1)唐朝长安,市场处于城中特定位置,与民居分开。宋朝坊市界限不复存在。(4分)
(2)突破了时间的限制。(2分)商业发展,城市繁荣。(2分 言之成理,皆可得分)
(3)以农为本,以工商为末或者农业地位高于工商业地位;农业与工商业是对立关系。(2分)
一定程度上保证农业经济的发展;不利于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阻碍了新经济因素的发育成长。(6分 答出两点可得6分)
本题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由图可知:唐朝长安,市场处于城中特定位置,与民居分开。宋朝坊市界限不复存在,突破了空间的限制。这也反映了宋代的商业繁荣。某种程度上也说明宋代对商业的管理有所放松。
从材料“……散市……闭坊门……”可知,唐代对“市”的时间有严格的限制;从材料“……通宵不绝……早市又开始了……”可知,旧时日中为市的经营时间限制被打破,早市、夜市昼夜相接,交易活动也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说明了商业发展,城市繁荣。
从材料“故以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可知,雍正皇帝认为农业与工商业的关系是以农为本,以工商为末或者农业地位高于工商业地位;农业与工商业是对立关系。采取了重农抑商的政策,这种政策一定程度上保证农业经济的发展;不利于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阻碍了新经济因素的发育成长。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唐代与宋代商业发展的比较;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重农抑商政策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高频考点《近代中国的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