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材料 ①苏俄不会单独出兵;②英国将在远东进行妥协外交;③美国不会单独干涉远东问题;④国联无力干涉。
——据鹿锡俊《国民政府对欧战及结盟问题的应对》
请回答:
(1)试分别说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事室做出上述预测的依据。(12分)
(2)概括指出当时苏、英、美三国的政策对远东局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8分)
参考答案:
(1)①的依据:苏联担心德国东侵,将战略重心放在欧洲。②的依据:英国为维护自身利益,对法西斯国家推行绥靖政策。③的依据:美国为避免卷入国际争端,实行“中立”政策。④的依据:从“国联制度设计缺陷”“英法控制国联,实行绥靖政策”“国联不能制止战争的具体事例”任一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均可得分。
(2)纵容了日本在中国的侵略,恶化了远东局势。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中国抗战时期的国际局势。第(1)问,联系1938年的国际形势,从苏、英、美三国的对外政策及国联的性质等方面分别进行分析。第(2)问,要紧扣第(1)问的回答,即苏、美、英三国对日妥协的政策,主要从负面影响进行总结,特别要指出对中国抗日战争形势的不利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为联合打击法西斯势力,召开了多次国际会议,协调军事行动和进行物资援助。其中决定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的会议是
A.开罗会议
B.德黑兰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波茨坦会议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在德黑兰会议上,应苏联的要求,反法西斯同盟国英美等决定在西线发动对德国法西斯的军事进攻,这被称为是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的标志是
A.德国突袭波兰
B.太平洋战争爆发
C.苏德战争爆发
D.德国入侵北非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对日宣战,这是战争规模继苏德战争开始后的进一步扩大,使得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了真正的世界规模。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941年7月3日,斯大林在对苏联人民的广播中说:“我们保证了我国获得一年半的和平及准备自己的力量来回击敌人的可能……因此这毫无疑义是我们赢了,而法西斯德国输了。”材料中斯大林高度赞扬了
[? ]
A.“东方战线”的建立
B.《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
C.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D.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观察下列两幅图片(图一、图二),据此判断正确的是

图一?图二
A.图二中德军的进攻发生在1941年
B.图一德军进攻法国的计划名为“施里芬计划”,图二则是“施里芬计划”的再次运用
C.图一、图二德军进攻的最终结果都是法国沦陷
D.德军在图一、图二中都采用“速战速决”的策略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