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孔子之道,远传于四域之外,东经朝鲜,波及日本,南则风靡于安南。……孔子之道,又流行于欧美。”这则材料主要说明?
A.孔子是世界文化名人
B.儒家文化为世界各国所接受
C.孔子的思想产生了世界性影响
D.儒家文化成为世界各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2、判断题 (25分)材料一 1947年,丘吉尔问道:“现在的欧洲是什么呢?它是一堆瓦砾,是一藏骸所,是瘟疫和仇恨的发源地。……那些标题为“欧洲的末日审判”“欧洲的政治崩溃”和“欧洲时代的消失”的论文都认为欧洲已灭亡。
材料二 欧洲一体化大事记(1951年——2004年)
年份
| 具体内容
|
1951
| 法、德等六国签订《巴黎条约》,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
1958
| 法、德等六国在罗马签署协定,决定实施共同农业政策
|
1967
| 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及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成为欧洲共同体
|
1973
| 英国、丹麦和爱尔兰成为成员国,欧共体第一次扩大
|
1974
| 欧洲理事会成立
|
1979
| 欧共体成立欧洲议会
|
1981
| 希腊成为成员国,欧共体第二次扩大
|
1986
| 西班牙、葡萄牙成为成员国,欧共体第三次扩大
|
1993
| 欧共体更名为欧盟、欧洲统一大市场正式启动,实现了人员、货物、资本和服务的自由流动
|
1995
| 奥地处、瑞典和芬兰成为成员国,欧盟第四次扩大
|
2002
| 欧元开始在市场上正式流通
|
2004
| 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匈牙利等十国加入欧盟,欧盟第五次扩大
|
材料三 危机可以导致欧元区的解体和欧元的消失,但危机也可能导致欧元区一体化进程的深化——不但有统一货币,而且有统一或近乎统一的财政,类似于国联邦和各州的财政关系。此前,欧盟和欧元区扩张速度太快,很多体制机制并不完善,未来是否可以引入退出或除名机制,以免陷入无路可走的境地。未来,还应进一步打破各种要素流动的障碍,如劳动力的流动,以推动劳动生产率的趋同。
——2012年2月24日百度百科名片《欧洲主权债务危机》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二战后西欧所面临的状况以及为此所作出的努力。(11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欧洲一体化的特点。(6分)
(3)请针对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走向,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8分)
3、判断题 避讳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现象。如秦朝为避讳秦始皇赢政的“政”,改正月为端月;汉朝为避讳刘邦的“邦”,诏书引“协和万邦”为万国;唐朝为避讳李世民的“世民”,改世为代,改民为人。上述历史现象表明?
①实行文化专制?②体现皇权至高无上③汉字变化有其规律性?④封建的尊卑关系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4、判断题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学说广为流行,其中儒家、墨家、道家、法家最为著名,这些学派的思想
A.都要求结束分裂割据,建立统一国家
B.都强调尊卑等级关系,建立有序的社会秩序
C.都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流
D.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奠基的作用
5、判断题 20世纪50年代是中国社会急剧转型的时期,“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成为中国社会风尚的主流,被许多学者誉为“五十年代现象”。与此现象的形成没有关联的是
A.新中国成立,人民当家作主
B.计划经济体制形成
C.经济落后,物资匮乏
D.经济建设屡遭挫折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