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
A.皇帝
B.总统
C.官员
D.国民全体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在梭伦改革中,使广大平民成为享有自由权利公民的措施是
A.颁布“解负令”
B.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C.设立陪审法庭
D.建立四百人议事会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梭伦改革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得知这是“解负令”的措施。其它是错误的。所以选A。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加尔文和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思想的不同之处是
A.坚持《圣经》的最高权威
B.简化宗教仪式
C.人人在上帝和《圣经》面前都是平等的
D.主张“先定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先定论”是加尔文的思想,不是马丁·路德的思想。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1924年10月,孙中山告诫国民党员:“来者不拒,所以昭吾党之量能容物,而开将来继续奋斗之长途。吾党之新机,于是乎在。彼此既志同道合,则团体以内无新旧分子之别。在党言党,唯有视能否为本党、为主义负责奋斗而定其优劣耳。”这表明孙中山
A.提出“新三民主义”
B.维护国民党的统治地位
C.反对破坏国共合作
D.希望实现国共合作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来者不拒”“彼此既志同道合”和所学史实,反映了孙中山先生极力促成国共合作,故此题正确选项是C。A项材料未体现;B项错误,材料主要说的是吸收新鲜的血液,完成国民党的志愿的意思;D项错误,从材料看,当时已经实现了国共合作。
考点:孙中山的国共合作思想
点评:孙中山为挽救民国进行革命,进行了一系列的努力,1924年国民党“一大”通过了国共合作的协议。此题反映的就是孙中山对国民党反对国共合作的人士进行的告诫。和孙中山相关的《中国华民国临时约法》、国民党“一大”及其功绩等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事件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均田制的实行?②俸禄制的实行?③迁都洛阳 ?④孝文帝亲政 ?⑤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A.①②③④⑤
B.③④⑤①②
C.⑤①③④②
D.⑤②①④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排列先后排序的能力。关键要明确具体史实的时间及先后顺序。孝文帝改革在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故排除A、B。490年孝文帝亲政,此前在冯太后的主持下,①②已实行。③是在孝文帝亲政后发生的。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