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2001年第9届亚太经合组织非正式会议召开的地点是
[? ]
A、美国纽约
B、中国上海
C、印尼茂物
D、日本大阪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下面是《申报·自由女子之新婚谈》一段关于“文明婚礼”的描述:“梳一东洋头,披件西式衣,穿双西式履,凡凤冠霞帔、锦衣绣裙、红鞋绿袜一律不用;昂然登舆,香花簇拥,四无障碍,无须伪啼假哭,扶持背负;宣读婚约,互换戒指,才一鞠躬,即携手而归,无傧相催请跪拜起立之烦。”请问,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有:
①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②近代西方思想的传播
③近代教育的发展促进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④中国封建制度的结束、社会的进步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根据材料,这一现象反映了西方对中国的影响,④显然不对,排除含④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14分)
材料一?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动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哈姆雷特
材料二?“真诚悔过的基督徒,就是不购买赎罪券,也能够获得全面免除罪罚的权利 。 ”?
——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第三十六条
材料三?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单独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或多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体,其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 摘自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
请回答:
(?l?)分别概括材料一、二、三所体现的主要思想主张。?(3分)
(?2?)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主要共同之处是什么?(2分)材料三所体现的思想发展了17世纪那位思想家的主张,并指出这一思想的历史影响。(3分)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启蒙运动对于文艺复兴在思想领域中的发展表现。?(6分))
参考答案:(?1?)人文主义(肯定人、注重人性);信仰得救、因信称义;三权分立、分权制衡。(3分)
(?2?)共同之处:体现人文主义精神;(2分)洛克,为资本主义确立了一套政治构想,对资产阶级的立法规范起了积极作用。(3分)
(?3?)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肯定人、注重人性,要求把人、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启蒙运动丰富和发展了人文精神的内涵,把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按照资产阶级利益构建政治制度的高度,从而比文艺复兴时的人文主义更为彻底,更具有鲜明的政治革命性质。(6分)
本题解析:(1)材料一、二、三分别是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时期的主张,直接从材料中概括出来即可;(2)结合所学的知识可以找出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共同点即体现人文主义精神;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渊至英国启蒙思想家洛克,结合所学直接回答出其影响即可;(3)启蒙运动比文艺复兴更进一步的表现在人性和对未来社会的建构方面,结合所学可以回答出其具体表现。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发展历程。材料从文艺复兴时期的以人为本到宗教改革运动时期的反对教皇权威,倡导信仰自由的不同表现来说明问题。与此相关经历的还有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古希腊时期的人文主义和人文主义精神运动的顶峰即启蒙运动时期的理性主义。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500年前后起,世界经济的联系日趋紧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趋明显。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

材料二:2005年12月,香港承办世贸部长会议,垒球几千人马随之纷纷杀到,用特区政府的话叫做“展现世界示威文化”。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三幅图片分别反映了经济全球化发展历程中的哪三个不同发展阶段?(要求写出三个不同阶段中的主要推动因素及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反映出什么现象?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新航路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大洲之间的隔绝、分散状态,开始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工业革命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和征服世界的进程,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经济区域集团化是迈向经济全球化的具体步骤和阶梯,是当今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重要阶段。
(2)反经济全球化活动。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存在很多不合理因素:由发达国家主导,导致全球利益失衡;发展中国家经济主权和经济安全面临严峻挑战;环境污染、能源危机、毒品泛滥、传染病流行等问题严重。但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从长远看,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发展中国家应该制定合理对策,积极参与,谋求发展。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判断题 某中学教师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史学范式来认识历史,以“近代中国通商口岸的开放”为例,以下认识中符合革命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史观、文明史观的项目顺序是
①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中国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②它是近代中国工业化发展的前沿阵地
③是西方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基地,是中国半殖民地化的标记
④它使中国传统农业文明最早开始走向近代工业文明
A.③①②④
B.③②④①
C.②④③①
D.①③②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革命史观是从现实革命斗争的需要出发,从革命者的立场与视野来研究和品评以往革命斗争史中的事件与人物的一种历史观,③符合革命史观;全球史观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世界各个地区、各种文明在各自和交互的发展中,逐步打破了孤立、分散状态,逐渐融合成密切联系的全球统一体,这种全球一体化进程是历史发展的客观主导趋势,①符合全球史观;现代史观是指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经济上的工业化和政治上的民主化是其核心,②符合现代史观;文明史观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就是人类创造、积累文明成果以及人的自身文明化的过程,④符合文明史观。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