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下列关于早期维新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他们的思想开始超越“中体西用”的界限
B.认为西方国家的“君民共主”制度最好
C.他们中的有些人希望中国实行议会制度
D.他们的民主政治思想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民主政治思想的体系需在不断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当时的早期维新派仅是对西方民主政治思想表露出羡慕和学习的愿望,还没有形成一定的体系。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20世纪60年代,国际政治舞台上有三尼之说:美国总统肯尼迪;苏共第一书记尼基塔·赫鲁晓夫;印度总理尼赫鲁。“三尼之说”的出现体现了那时的国际形势是( )
A.美苏争霸
B.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C.资本主义世界的三足鼎立
D.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依据题干时间20世纪60年代和材料中“美国总统肯尼迪;苏共第一书记尼基塔·赫鲁晓夫;印度总理尼赫鲁。”说明除了美苏争霸之外,还有第三世界国家印度的兴起,说明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故本题选择D。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图示材料说明当时

A.中美关系已经实现正常化
B.中国奉行“一边倒”外交政策
C.中国积极参与不结盟运动
D.中国已有反霸统一战线构想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这两部分都反对美国的控制。在东欧各国则发生反对苏联控制的问题。”。结合所学知识,这应是指60年代中国反对美苏两个大国的霸权主义,毛泽东提出“”三个世界”的构想,欲联合世界其他国家共同反对霸权主义A不对,是在1972年;B是在建国初期,且与苏联结盟;C不对,毛泽东所谈及的还有西欧、东欧国家,而且中国没有参与不结盟运动,D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6分)从一般意义上理解,政治文明的核心内容是民主和法治,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依存,互相促进,密不可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法律是君主个人意志的体现,皇帝集国家立法、行政、司法和军事指挥权于一身,决策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
(1)请回答:秦始皇所确立的在我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政治制度的名称是什么?(1分)该制度的核心又是什么?(1分)
材料二?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而第三次征服则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德国法学家耶林格
(2)材料二中的“法律”指的是罗马法它包括哪些内容?(2分)简述罗马法与近代法学之间的关系。(2分)
材料三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民享有人身、言论、著作、集会、结社、迁移等项自由和请愿、诉讼、选举及被选举等项权利。?——《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材料三体现的主要思想是什么?(1分)它的颁布有什么意义?(3分)
(4)该图所示的文献体现了哪两大原则?(2分)它的颁布又有什么意义?(2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1975年宪法、1978年宪法和1982年宪法都无一例外地明确规定“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一不可动摇的宪法原则。
(5)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是如何保证“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2分)
参考答案:(16分)
(1)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分)核心是皇权至上。(1分)
(2)公民法,自然法,十二铜表法,万民法;(2分)
罗马法是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的先驱。(2分)
(3)主权在民的思想。(1分)是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里程碑。(3分)
(4)人民民主原则,社会主义原则。(2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标志我国民主政治建设进入一个新阶段。(2分)
(5)坚持依法治国、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当代区域经济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的根本原因是( )?
A.联合国职能的加强
B.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发展
C.各国经济发展的排他性
D.两极政治格局的解体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再认再现能力,比较简单。根据所学知识,当代区域经济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发展。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