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实现标志着我国
A.过渡时期的总任务提前完成
B.已经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
C.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社会主义革命取得彻底胜利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20世纪60年代,中法的角色类似:一个是在全球范围内向美国霸权挑战的不驯服的盟国;一个是不听从指挥棒直至公开脱离苏联轨道的“大家庭成员”。1964年1月27日,中、法发表联合公报决定建立外交关系。推动中法建交的因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国在日内瓦会议上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感召
B.中国恢复了联合国合法席位,国际地位大幅提升
C.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中法力图在外交上走独立自主的道路
D.中法两国奉行“无敌国外交”政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20世纪60年代、“一个是在全球范围内向美国霸权挑战的不驯服的盟国;一个是不听从指挥棒直至公开脱离苏联轨道的‘大家庭成员’。”中法角色的共性是向美苏两极霸权的挑战,说明是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故C项正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周恩来访问印度与缅甸时提出的,故A项错误;中国恢复了联合国合法席位是在70年代,故B项错误;D项“奉行”无敌国外交“政策,故D项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970年,联邦德国和波兰签订条约,实现了两国关系正常化;签约当天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为表示诚意,在华沙犹太人受难者纪念碑前下跪献花。这些外交活动?
A.推动了欧洲共同体的扩大
B.首次确认了德国为战败国
C.加速了华沙条约组织解体
D.有利于缓和欧洲紧张局势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BC三项都与德波两国的外交关系无必然联系;德波分属于两个阵营,两国关系正常化有利于欧洲紧张局势的缓和,即选D项。
【考点定位】必修一·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美苏两极格局。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940年5月,国民党爱国将领张自忠在一次会战中与日寇奋战九昼夜,壮烈殉国,周恩来称为“全国军人楷模”。这场会战是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D.枣宜会战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了对历史事件的识记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下列史实,最突出地反映了中华民族有巨大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是
A.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
B.中央设置宣政院
C.戚继光驱逐倭寇
D.郑成功收复台湾和台湾府的设置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题目的关键点是凝聚力、向心力和“最突出”。题目所给四个选项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A项是从少数民族本身出于强烈的民族意识,更能反映中华民族的巨大凝聚力和向心力。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