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在《论语》一书中,“仁”字的出现达l09次之多,下列对这种情况理解正确的是
A.体现了孔子“民贵君轻”的思想
B.表明“仁”在孔子思想体系中有重要地位
C.“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
D.体现了孔子的民本思想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孔子的思想。“仁”字的多次出现,可表明B符合题意;“民贵君轻”是孟子的思想且与题意无关,排除。注意区别孔子思想和儒家思想,两者不是一个概念。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下列措施能直接保证孟子关于农民思想主张论断的有(?)
①?唐朝实行租庸调制②北宋王安石变法中的募役法
③明朝张居正推行的一条鞭法④清朝实行摊丁入亩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答案为A项,孟子主张不要侵犯农民劳动时间,而“庸”和募役法都对保证农民时间有一定作用。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主要矛盾,都有需要解决的根本任务,这个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就是那个时代的主题。继“9.11”事件之后,恐怖分子又相继在印尼巴厘岛、在西班牙马德里、在英国伦敦等制造了大规模恐怖袭击,一次次向无辜平民挥起了屠刀。
(1)材料一中提出的确定时代主题的依据是什么?你认为20世纪以来的时代主题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分析材料和并结合所学知识扼要概括当今威胁人类和平的主要因素。
材料2、当代几对伙伴关系的基本表述:
中俄:面向21世纪的平等与互信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中美:致力于建立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
日俄:创造性合作伙伴关系。
美日:全球性合作伙伴关系。
中日:和平与发展合作伙伴关系。
(2)材料二说明了当今世界的什么主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当代几对伙伴关系的因素有哪些?
参考答案:(1)依据:时代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变化:由“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因素:恐怖主义,霸权主义,狭隘民族主义,宗教矛盾,领土矛盾等。(2)主题:和平与发展。原因:人民反对战争呼吁和平;核战的毁灭性;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解决全球性问题的需要;彼此力量的互相制约等。
本题解析:本试题具有很大的开放性和研究性试题,不仅要求学生能够牢固掌握课本知识并加以应用,而且被一定的时事政治常识。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欧洲经济一体化开始的标志是 (?)
A.欧洲煤钢共同体正式成立
B.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成立
C.欧共体的成立
D.欧盟的成立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观察下面《1949年与我国建交的国家地区分布示意图》,这一示意图说明

A.建国初期,我国全方位外交取得辉煌成就
B.社会主义国家是新中国外交的唯一主体
C.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影响新中国初期外交发展
D.中国坚持“一边倒”的外交战略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由示意图中可以看出,中国在此时期建交最广泛的地区是东欧,结合此时期东欧国家的社会制度可知,作为社会主义的新中国,成立之初在外交关系上,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影响了新中国初期外交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