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参加协约国作战的主要目的是
A.履行英日同盟的义务
B.扩张在东亚地区的势力
C.跟德国争夺胶州湾
D.与美国一起瓜分世界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日本参加一战,目的是为了自身的利益出发,通过战胜国的的位,扩大其在东亚地区的势力范围。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本题为选做题)
材料一?(1914年8月4日,巴黎)法国士兵,迈着整齐步伐穿过街道,引吭高歌着:这是阿尔萨斯,这是洛林∕这是我们的阿尔萨斯∕啊,啊,啊,啊!唱到最后一个“啊”字,歌声化成一片胜利的欢呼。
——(美)巴巴拉·W·塔奇曼《八月炮火》
材料二?法国士兵路易·迈雷(注: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学生)在1916年曾经写下一段内心独白:“他们知道他们为什么战斗吗?……1916年的士兵不是为了阿尔萨斯而战,也不是为了毁灭德国,更不是为了祖国。”
——(法)雅克·梅耶《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士兵的日常生活》
材料三?德国军队分阶段占领主要是日耳曼的领土将在10月1日开始。
……
捷克斯洛伐克政府自本条约签字之日起四个星期内将从其军队……中解除任何希望解除的苏台德德国人的职务……
——《德意日法西斯覆灭记》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回答,士兵们的战争信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4分)
(2)材料三应出自哪一个国际条约?有学者认为,这个国际条约的签订是20世纪30年代欧洲大国侵略性和防御性两种民族主义妥协的产物,它们的共同本质是民族利己主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这种民族利己主义在当时造成了怎样的危害?(8分)
参考答案:(1)变化:为祖国而战的信念发生动摇甚至被否定。?原因:战争持续时间比预期长;战争异常惨烈,伤亡巨大;士兵们看不到战争结束的希望,对战争的恐惧和反思。(任意写出其中两点即可得分,其它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4分)
(2)条约:《慕尼黑协定》。?危害:削弱了英法自身的力量;破坏了英法与苏联之间的信任,导致构筑欧洲集体安全防御体系希望落空;德意法西斯进一步加剧侵略扩张;加快了二战全面爆发的步伐。(8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德意志放弃它在东非的要求……承认英国保卫桑给巴尔……英国海利哥兰岛给德意志……德意志应对大英帝国在非洲的反法政策,在亚洲的反俄政策给予帮助。”
——1890年7月1日英德关于殖民地的协定
材料二 我们必须用尽一切力量,努力争取适合我们情况的政治权威。如果我们继续只是欧洲大陆强国,并偎依英国的恩惠而求得一些殖民地的话,我们将限在1866年的政治卑微地位。
——1911年4月本哈第将军《我们的前途》
材料三 德国要求法兰西共和国把广大地区让出。法国放弃它在那块土地邻近区域享有的权利,而由德国控制这一区域,这将会使英国的北非和南非分离开来。德国当政人士必须明白:任何一个英国政府也不会容许在分配非洲政权上有这样大的变更。
——1911年7月14日《泰晤士报》
请完成:
(1)材料一中英国的政策倾向是什么?(4分)
(2)材料二中德国的政策倾向是什么?为什么1866年德国政府会“卑微”?1911年德国发生了什么变化?(10分)
(3)材料三中英国的政策有什么变化?其目的是什么?(6分)
参考答案:
(1)和德国勾结,反对法俄的扩张。(4分)
(2)德国不再满足欧洲大陆强国的地位,也不再满足英国在殖民地方面的“恩惠”,而要争霸世界。1866年德国尚未完成统一,因此政治地位“卑微”。
此时德国经济实力仅次于美国,所以扩张野心增强。(10分)
(3)由反对法国转向支持法国。表面上维护法国的殖民地,实际上勾结法国反对扩张野心越来越大的德国。(6分)
本题解析:(1)本题主要考察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由材料“德意志放弃它在东非的要求……承认英国保卫桑给巴尔……英国海利哥兰岛给德意志……德意志应对大英帝国在非洲的反法政策,在亚洲的反俄政策给予帮助。”很容易归纳出答案“和德国勾结,反对法俄的扩张”。
(2)本题主要考察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力量的变化及对外政策的变化。分析解答第一小问要结合材料“我们必须用尽一切力量,努力争取适合我们情况的政治权威。……”、“1911年4月本哈第将军《我们的前途》”。对于第二小问,要结合时间“1866年”时德国的情况:处于分裂状态,实力弱小。所以地位“卑微”。
(3)本题主要考查英国对外政策的变化。随着向帝国主义阶段的过渡,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美德后来居上,超过英国,跃居世界第一和第二;英法分别下降到第三与第四。力量的变化与殖民地数量成倒挂现象,引起新的矛盾与争夺。为维护或获取更多利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不断调整自己的外交政策。上述三则材料清楚地表明了这一点。然后结合所学归纳答案。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917年4月,美国加入协约国集团,对德宣战;1918年3月,苏俄同德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帝国主义战争。对上述两件大事的正确分析是
①协约国阵营发生了重大变化②协约国集团的力量并未因俄国退出而削弱
③实质上都起到了加速战争结束的作用④美国和苏俄都维护了自己的利益?
[?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德国卓越的天才战略家施里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为德国制订了“施里芬计划”。该计划最突出的特点是( )
A.注重以发展科技赢得战争
B.强调集中兵力和速战速决
C.充分重视与盟友的合作关系
D.侧重挖掘各兵种作战潜力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根据“施里芬计划”,战争爆发后,首先要在西线集中兵力,先占领比利时,然后向法国发起进攻,争取速战速决,然后再将主力东调,打垮俄国。这个作战计划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强调集中兵力作战,强调速战速决。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