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世界人口估算

材料二:中国古代社会人口估算

材料三:“高宗(乾隆皇帝)谕内阁曰:‘……承平日久,生齿日繁,盖藏自不能如前充裕……生之者寡,食之者众,……朕甚忧之。犹幸朕临御以来,辟土开疆,幅员日廓,小民皆得开垦边外地土,籍以暂谋衣食。然为之计及久远,非野无旷土,家有赢粮,未易享生平之福。”
——《清史稿》
材料四: 明清之际,中国人口快速增长,出现过剩人口。……主要集中在江南地区,为应付严峻的生计问题,……不得不从副业生产中寻找生活的出路。这一地区种植棉花和从事棉纺织业,就是以副养农、以副助农的一种选择。
——《中华文明史》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世界人口在1400年至1650年急剧增长的原因。(6分)
(2)中国古代人口呈现周期波动性的特点。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该特点的原因。(8分)
(3)依据材料三和材料四概括人口增长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6分)
参考答案:(1)新航路的开辟,新大陆的发现,人口统计地区增加;新大陆吸纳旧大陆的移民,扩大生存空间;农业生产的发展、高产农作物的传播及工商业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6分)
(2)新建王朝的初期,统治者为维护其统治,大都采取轻徭薄赋、与民休养生息政策,使生产力逐步恢复并有所发展,人口也随之缓慢增长,甚至较快增长。王朝的后期,统治阶级又会日益加重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和压迫,生产力遭到破坏,农民战争、军阀割据战争、民族战争不断爆发蔓延,结果使人口死亡率上升,出生率下降,人口迅速减少。(8分)
(3)人口和耕地面积的增长在一定时期内促进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力增强;为农业人口向手工业流动创造了条件,推动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但是人口的过度增长也会造成粮食匮乏,引发社会危机(6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宋元时期是我国封建文化高度繁荣的阶段,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世界文明的进步起了重要作用;理学的产生使儒家思想发展成为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并在文学、艺术和社会生活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君臣父子,定位不易,事之常也;君令臣行,父传子继,道之经也。夫天下之事,莫不有理。为君臣者有君臣之理,为父子者有父子之理,为夫妇、为兄弟、为朋友,以至于出入起居,应事接物之际,亦莫不各有理焉?————朱熹《朱子大全》
材料二:苏轼认为“书必有神、气、骨、血、肉。五者阙一,不成为书也”。强调书法的精神气度。他还认为“我书意造本无法”、“出自新意,不践古人。”黄庭坚也主张书法“入神”,对学习古人要“离迹师神”。
宋徽宗赵佶以画花鸟擅长,不仅建立了皇家画院,而且有考试制度,如一次出考题“野水无人渡,孤舟近日横”一般多画泊着一空船,舷边睠着一只鹭鸶,或船蓬上栖着一只乌鸦,获得第一名的却画的船夫躺在船尾,独自吹着笛子。画家要表达题中“无”是非无舟人,而无行人。那种闲适、宁静、安逸的意境被表达的更加准确。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在宋元时期的发展传播状况?影响如何?(9分)
(2)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朱熹的核心思想主张及实质。(4分)
(3)理学对材料二所述的书法、绘画特点有何影响?(3分)
(4)宋代的二程、朱熹等人将儒学发展到新阶段,请简要列举春秋、战国、西汉时期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和简要主张。(8分)
(5)明代晚期,思想家李贽对程朱理学大加鞭挞。对此,你如何评价?(2分)
参考答案:(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在宋元时期的发展、传播状况如何?影响如何?
状况: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并运用于印刷行业,东传朝鲜、日本,西传欧洲,推动了各国文化事业的发展(3分);火药广泛应用于战争和生产的各个领域,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发展;(3分)宋代发明、使用人工磁体的指南针,应用于航海领域,13世纪传入西欧,在新航路开辟中起了重要作用。(3分)
(2)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朱熹的核心思想主张及实质。(4分)
核心主张:核心思想是理(2分)?实质:实质是儒家的伦理道德规范(2分)
(3)理学对材料二所述的书法、绘画特点有何影响?(3分)
宋代理学的兴起使文人更加注意内心的修养,反应在书法上强调精神气度,绘画上更加注重意境。
(4)宋代的二程、朱熹等人将儒学发展到新阶段,请简要列举春秋、战国、西汉时期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和简要主张。
代表及主张:春秋时孔子创立儒家学说,核心是仁和礼;(3分)战国时孟子、荀子继承和发展了儒家学说,主张施行仁政,以礼法治国;(3分)西汉时,董仲舒建立起"天人感应"为基础的新儒学,从此,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2分)
(5)明代晚期,思想家李贽对程朱理学大加鞭挞。对此,你如何评价?(2分)
评价:李贽对程朱理学大加批判,有利于认清程朱理学的弊端和消极作用,适应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反映了当时人们追求个性发展的愿望,从这一方面讲,具有进步意义。(1分)李贽全盘否定程朱理学,进而否定孔子及儒学思想,这就是否认了儒家思想和程朱理学的合理成分,这是不可取的。(1分)
本题解析:(1)第一小问依据所学史实回答,第二小问主要从对欧洲的影响、世界航海的影响等方面解答。(2)从“为君臣者有君臣之理,为父子者有父子之理”等语句可总结出朱熹的核心理论主张——理。既然朱熹是儒家知识分子,那么其关于“理”的学生实质仍然是儒家伦理道德。(3)理学强调的是一种精神,所以也表现在书法、绘画等艺术中,就是强调精神、气度等。(4)此题很简单,主要依据所学史实回答即可,如:春秋时期的孔子创立的儒家的核心是仁和礼。以此样式解答其它几个。(5)实际回答此题要掌握一个原则,即把问题放到当时的环境中考虑,而且要注意从两方面考虑,即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点评:此题以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演变为核心,综合考查学生对儒家这一主流思想认识和理解,考查了学生认识问题和理解问题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中国政府第一次公开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是在
A.1979年,人民日报刊发《告台湾同胞书》
B.1981年叶剑英阐明了统一后对台湾的基本政策
C.1992年两会达成“九二共识”
D.1984年,“一国两制”写入宪法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1979年1月1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郑重宣告了中国政府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大政方针。1981年9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发表谈话,进一步阐明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政策。表示“国家实现统一后,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1982年1月11日,邓小平同志就叶剑英的上述谈话指出:这实际上就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故本题选A。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下面三幅图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美国攫取了世界的经济霸主地位
B.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的趋势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确立
D.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中国民主建国中央委员会原主席成思危说:西方的政党制度是“打橄榄球”,一定要把对方压倒。我们的政党制度是‘大合唱’。这里的“大合唱“是主要由什么决定的
A.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中共与中国民主党派在民主革命期间的友谊
C.各民主党派直接参与政府管理
D.民主党派在新中国取得了合法地位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这里的“大合唱”是指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制,而这一制度的出现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与各中国民主党派为争取民族独立和建立新中国所作的共同努力,当然在此过程中中共与中国民主党派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所以答案选B,A项与题意无关, C D两项也不是中共与各民主党派联合的原因。
点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最突出的有三项重要制度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的政治协商会议和民族区域制度,最能体现民主政治特色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它是中国最为根本的政治制度。一制度在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明确加以规定。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