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语汇出现频率的高低可以反映国家政治经济主题的变化。据统计,以下为1949年一1952
年各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出现的高频率语汇。其中属于1952年的是
A.准备、中国共产党、敌人、改造、经济建设
B.敌人、解放军、中国人民、美国、解放
C.严重、困难、农民、地区、解放
D.中国人民、侵略、中国、美帝国主义、祖国
2、判断题 (12分)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史。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财富的增加,与之相关的社会环境问题也逐渐产生了,从而开始了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影响的发展进程。
材料:?早在殷商之时,中国就有了禁止在街道上倾倒垃圾的规定,并视其为犯罪;管仲则明确提出以法律手段保护生物资源,设置相应官吏;秦墓出土的《田律》是世界上最早的环境立法之一;北宋甚至以皇帝下诏的方式重申环境保护禁令,命令基层官吏捕拿违反禁令的人。
西汉桑弘羊主持的盐铁官营,在各郡设盐铁官署,严禁私人生产“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钛左趾,没入其器物”。北宋对矿课控制较松,但仍禁止民间私自交易。这种做法,不仅保证了国家收入,也抑制了私人盲目开采。
中国在史前,已设立治水官吏——司空;秦国李冰修建的都江堰,成为“天府”的富庶源泉;汉以来,“朔方、河西、酒泉皆引河及川谷以灌田”。
(1) 阅读材料,概括中国古代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主要措施。(7分)
(2) 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影响古代环境的不利因素。(5分)
3、判断题 维护国家统一是新中国历届政府的一贯立场,也是中华民族的核心利益。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政策,不包括(? )
A.可以保留军队
B.可以行使外交权力
C.现行的社会制度不变
D.现行的经济制度不变
4、判断题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3000弟子为全世界诵读了部分《论语》经典名句。孔子拥有3000弟子在当时的主要意义是(?)
A.适应争霸需要
B.打破官府垄断教育,扩大教育面
C.便于施展政治包袱
D.提高思想方面的地位
5、判断题 道教茅山宗的开山祖师陶弘景认为:“万物森罗,不离两仪(阴阳)所育;百法纷凑,无越三教之境。”这表明他
A.推崇阴阳五行说
B.主张儒、释、道三教合流
C.只研习传播道教
D.使道教超越了佛教与儒学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