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文化大革命”给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最深刻历史教训是
A.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
B.要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
C.要防止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
D.要严防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文化大革命”是中华民族历史的一场浩劫,“文化大革命”爆发的主要原因在于我们缺乏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导致个人崇拜严重,脱离实际,法制被践踏,民主被破坏等。所以答案为B。
点评:此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化大革命”的认识和客观正确的理解,考查了学生的分析和评价能力,解题时要特别注意从理论角度剖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吾国乡民与女子,其迷信神鬼者,尤笃于市民与男子。故其结果也,乡民之进化,常后于市民,女子之开通,亦迟于男子。”(《时报》1905年2月12日)从以上材料可以提取的信息是
A.晚清习俗变化的程度有限
B.晚清人们日常生产和生活中的陋习没有变化
C.辛亥革命对社会习俗变化影响有限
D.一些新闻媒体受政府控制,误导民众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在国庆十周年电影展览中,共展出35部电影,其中大部分为1956年拍摄的,被称为“难忘的1956年”。你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
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B.“双百”方针的提出
C.文艺为无产阶级专政服务
D.文艺界出现繁荣局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历史知识、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材料直接反映了1956年电影界出现繁荣局面。1956年“百花齐放”方针的提出及实施促进了文艺界的繁荣与发展。故选B。A项并非文化繁荣的最主要的原因,C项是左倾思想;D项是双百方针实施后的现象。
点评:双百”方针是1956年,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在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和学术问题“百家争鸣”。目的在文艺工作和科学工作方面,要把一切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在双百方针的指导下,文学和艺术领域取得巨大的成就。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美国对日本的态度是企图以经济制裁来约束日本,不想过分刺激日本,美国持这种态度的原因是:?(?)
A.美国认为当时最大的威胁来自德国而不是日本
B.美国认为有华盛顿体系的制约,日本不敢擅自违背
C.美国正准备参加对德作战,无暇顾及日本
D.日本的“大东亚共荣圈”计划没有触及美国的利益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欧洲形势吃紧,法西斯德国处于战略进攻时期,欧洲反法西斯国家面临重大威胁,美国正加紧援助各国抗徳。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有历史学家说:“研究世界历史就如栖身月球的观察者从整体上对我们所在的星球进行考察时形成的观点,因而与居住在伦敦或巴黎、北京和新德里的观察者的观点迥然不同”。他在此处所运用的史学观点是
A.唯物史观
B.全球史观
C.文明史观
D.现代化史观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