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20世纪初,有人写了一组描写上海洋场风物的《望江南》词,其中一首写道:“申江好,电线疾雷霆。万里语言同面晤,重洋信息霎时听。机括竟无形。”这描写的是
A.电报
B.电车
C.邮局
D.电话
2、判断题 在汉光武帝时期,学生要想进入最高学府——太学,接受儒家教育,应到
A.长安
B.洛阳
C.咸阳
D.建康
3、判断题 下表是对上海、哈尔滨两地居民择偶标准的调查统计,对此解读不正确的是
项目
| 年代
|
1948-1966
| 1967-1976
| 1977-1986
| 1987-1996
|
家庭出身、社会关系
| 26.6
| 28.8
| 12.66
| 15.6
|
本人成分、政治面貌
| 30.5
| 23.5
| 15.5
| 13.9
|
学历
| 10.6
| 11.7
| 12.6
| 25.3
|
A.计划经济时代更注重家庭出身和本人政治面貌?
B.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更注重个人能力和文化水平
C.婚姻观念很大程度上受社会政治和经济影响?
D.新中国成立后西方思想文化深深影响婚姻习俗
4、判断题 《中国资本主义与国内市场》一书记载:“1933年,工业总产值中(包括制造业和矿冶业),消费资料工业产值占70%以上,而生产资料工业产值不到30%。1936年,生产资料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23%,而消费资料工业产值则占工业总产值的77%。”材料反映的实质是
A.消费资料的工业产值比重稳步增长,生产资料的比重逐年下降
B.中国近代工业结构的畸形发展,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C.民族工业在20世纪30年代得到较快发展,但工业布局不合理
D.在官僚资本和外国资本的双重压榨下,民族工业发展举步维艰
5、判断题 读下表。表中年代I到年代Ⅱ数据变化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 外国商品进口中国数量 (单位:万两)
| 中国外贸赤字 (单位:亿两)
| 中国新设工厂数 (单位:家)
|
英国
| 德国
|
年代I
| 9600
| 2800
| 1.66
| 79
|
年代Ⅱ
| 4900
| 0
| 0.16
| 132
|
A.鸦片战争后通商口岸的开放? B.洋务运动期间近代工业兴起
C.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限制? D.民国初年民族工业短暂春天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