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20世纪初,有人写了一组描写上海洋场风物的《望江南》词,其中一首写道:“申江好,电线疾雷霆。万里语言同面晤,重洋信息霎时听。机括竟无形。”这描写的是
A.电报
B.电车
C.邮局
D.电话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注意题干信息“电线疾雷霆。万里语言同面晤,重洋信息霎时听”可知具有语言通讯功能,ABC都没有此项功能;电话是通过电信号双向传输话音的设备,D符合题意。
点评:材料型选择题就是以文献、图表等材料为载体而设计出来的选择题。试题选材广泛,设置新情景、新问题,以考查学生运用基础知识和利用信息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材料的类型分有:文字型材料和图表型材料。从材料在试题中的位置来划分有:一是题干上引入一些材料,根据材料创设新情景,并根据材料设置备选项;二是以材料作为备选项,根据材料内容与题干要求对比进行选择。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在汉光武帝时期,学生要想进入最高学府——太学,接受儒家教育,应到
A.长安
B.洛阳
C.咸阳
D.建康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汉光武帝为东汉的开国皇帝,太学为中央一级学校,A.长安为西汉、隋唐都城,? B.洛阳为东汉等朝的都城, C.咸阳为秦朝的都城, D.建康为东晋南朝等朝的都城,因此选B.
点评:太学是汉代出现的设在京师的全国最高教育机构。西汉早期,黄老之学盛行,只有私家教学,没有政府设立的传授学术的学校。汉武帝罢黜百家定儒一尊之后,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始 在长安建立太学。最初太学中只设五经博士,置博士弟子五十名。从武帝到新莽,太学中科目及人数逐渐加多,开设了讲解《易经》《诗经》《尚书》《礼记》《公羊传》《谷梁传》《左传》《周官》《尔雅》等的课程。汉元帝时博士弟子达千人,汉成帝时增至三千人。王莽秉政,为了树立自己的声望,并笼络广大的儒生,在长安城南兴建辟雍、明堂,又为学者筑舍万区。博士弟子达一万余人,太学规模之大,实前所未有。武帝到王莽,还岁课博士弟子,入选的可补官。东汉建武五年(公元29年),汉光武帝刘秀在洛阳城东南的开阳门外兴建太学。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下表是对上海、哈尔滨两地居民择偶标准的调查统计,对此解读不正确的是
项目
| 年代
|
1948-1966
| 1967-1976
| 1977-1986
| 1987-1996
|
家庭出身、社会关系
| 26.6
| 28.8
| 12.66
| 15.6
|
本人成分、政治面貌
| 30.5
| 23.5
| 15.5
| 13.9
|
学历
| 10.6
| 11.7
| 12.6
| 25.3
|
A.计划经济时代更注重家庭出身和本人政治面貌?
B.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更注重个人能力和文化水平
C.婚姻观念很大程度上受社会政治和经济影响?
D.新中国成立后西方思想文化深深影响婚姻习俗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以数据表格的形式考查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解题时一是需要注意题干要求选择对材料解读“不正确”;二是要结合比较项目与数据的变化态势,分析获得结论。由题干分析可知A、B、C的表述均属于对材料的正确解读;联系已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由于西方国家的封锁和两极格局的形成,中国人的思想文化深受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影响,因此D的表述是不正确的,故正确答案为D。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中国资本主义与国内市场》一书记载:“1933年,工业总产值中(包括制造业和矿冶业),消费资料工业产值占70%以上,而生产资料工业产值不到30%。1936年,生产资料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23%,而消费资料工业产值则占工业总产值的77%。”材料反映的实质是
A.消费资料的工业产值比重稳步增长,生产资料的比重逐年下降
B.中国近代工业结构的畸形发展,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C.民族工业在20世纪30年代得到较快发展,但工业布局不合理
D.在官僚资本和外国资本的双重压榨下,民族工业发展举步维艰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从材料的数据可以分析的出,中国近代的工业发展重工业和轻工业发展比例严重的不协调,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故选B。A项错误,说的是材料的现象,并非本质;C项错误,工业布局的问题材料并未体现;D项错误,民族工业发展的艰难的情况材料也未体现。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读下表。表中年代I到年代Ⅱ数据变化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 外国商品进口中国数量 (单位:万两)
| 中国外贸赤字 (单位:亿两)
| 中国新设工厂数 (单位:家)
|
英国
| 德国
|
年代I
| 9600
| 2800
| 1.66
| 79
|
年代Ⅱ
| 4900
| 0
| 0.16
| 132
|
A.鸦片战争后通商口岸的开放? B.洋务运动期间近代工业兴起
C.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限制? D.民国初年民族工业短暂春天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由图表可知:外国商品进口数量减少,中国外贸赤字减少与新设工厂数增加可知中国的生产能力提高,可推断是一战时期1914-1919即民国初期民族资本主义短暂春天时期。ABC与题干时间不符。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