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下列有关华盛顿的一些说法,正确的是
①被推选为第一届大陆会议代表
②曾聘请过普鲁士军官帮助训练大陆军
③萨拉托加大捷是他戎马生涯的顶峰
④其外交政策是美国长期实行的孤立主义的先导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第一届大陆会议召开,华盛顿被推选为参加会议的弗吉尼亚代表,故①正确;华盛顿重新整编大陆军,还请来一位普鲁士军官,帮助他训练正规军,故②正确;1781年,华盛顿率领大陆军将康华利将军所率英军在约克镇,约克镇大捷是华盛顿戎马生涯最辉煌的时刻,故③不正确;1796年,华盛顿在报上公开发表了告别辞,这篇告别辞后来被视为美国孤立主义的先导,故④正确。
点评:关于华盛顿,除了掌握其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的主要贡献外,还要注意其在美国政府建立过程中的主要贡献关于华盛顿在美国民主政治制度建立过程中的贡献。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托马斯·杰斐逊(1743--1826),美国独立战争期间的主要领导人之一,第三任美国总统。罗伯斯庇尔(1758--1794),法国大革命时期雅各宾派的实际首脑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杰斐逊认为新闻出版自由是言论自由的具体体现,是监督政府的第四种权力,因此应该得到保护。在各种手段中,法律是最为有效最为可靠的。杰斐逊对新闻出版自由的态度,纵观他的一生,不改初衷。
----《杰斐逊集》
材料二?罗伯斯庇尔认为自由是“人所固有的随意表现自己一切能力的权力。……以法律为保障。”……他秉持卢梭的教导:公民的天赋人权在达成社会契约时全部交给了社会,声称国家或社会的主权者的永远正确的意志就是“公意”。每个公民分担公意,虽然有违背公意的个人意志,但社会契约论的要求不言而喻,谁不服从公意,都要被逼的服从。·…
但雅各宾派通过起义掌握政权之后,在很短的时间内,他从思想观念到现实政策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从主张支持出版自由到限制自由”、“从主张思想多样性到统一思想,不允许思想分歧的存在”、“从反对操纵舆论到主张政府影响舆论”。
---张昆《杰斐逊与罗伯斯庇尔新闻自由之比较》
(1)根据材料一,概括杰斐逊和罗伯斯庇尔新闻自由观念的异同?(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杰斐逊始终秉持新闻自由观念以及罗伯斯庇尔最终放弃新闻自由的原因?(7分)
参考答案:(1)同:二者都信仰天赋人权的理念,都主张依靠法律保护言论自由;(4分)
异:杰斐逊主张个人新闻自由,用以监督政府;罗伯斯庇尔主张主权者新闻自由。(4分)
(2)杰斐逊:受独立战争和《独立宣言》的影响,坚持民主共和的观念(监督政府防止暴政),(4分)罗伯斯庇尔:法国大革命时期面临内忧外患,为捍卫大革命成果,强调以公意为重,牺牲少数派的自由成为必然选择。(3分)
本题解析:(1)根据材料一中的“新闻出版自由是言论自由的具体体现,因此应该得到保护。在各种手段中,法律是最为有效最为可靠的”,材料二中的“自由是“人所固有的随意表现自己一切能力的权力。……以法律为保障。”可以总结出二人的相同点。根据材料,杰斐逊主张新闻自由“是监督政府的第四种权力”,罗伯斯庇尔主张限制自由,主张政府影响舆论;由此可以概括出二人的不同点。
(2)本问要结合二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分析其对新闻自由观念的态度;根据材料及所学,杰斐逊是北美独立战争的领导人之一,其目标是追求民主共和,监督政府;罗伯斯庇尔是法国大革命雅各宾派的首脑之一,其目标是捍卫大革命的成果。由此可以分析出二人对新闻自由观念不同的原因。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华盛顿军事生涯最辉煌的时刻,是在
A.就任大陆军总司令
B.解放波士顿
C.大陆军萨拉托加大捷
D.约克镇战役胜利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1781年,约克镇战役,英国向美军投降,标志着北美战场上战争的结束,因此选D。
点评:注意概述华盛顿在美国独立战争中和建国初期的主要事迹:领导独立战争、主持制宪、首任美国总统等。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在欧洲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进程中,英国和法国先后出现过克伦威尔的护国政府和拿破仑帝国的统治。它们出现的共同原因是(? )
A.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妥协
B.资产阶级民主发展尚不够充分
C.防止封建王朝复辟的需要
D.稳定资本主义统治秩序的需要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英国克伦威尔独裁和法国拿破仑帝国都是资产阶级军事专政,其采取的一系列措施表明他们都代表大资产阶级利益,目的都在于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
材料一? 1774年4月华盛顿说:“我想我可以宣布一个事实,单独或集体地争取独立,这并不是这个大陆上的哪个政府或任何人的愿望或兴趣所在。”
——《华盛顿传》
材料二? 1776年2月华盛顿又说:“我们已决心与如此不公正不通人道的国家一刀两断,我们采取这一必然会促使我们幸福的步骤,是完全应该的。”
——《华盛顿传》
材料三?(按:美国独立战争后,农民的债务增加。终于导致了1786年谢司领导的农民起义,在起义被镇压后。)华盛顿说:天呀,人的行为为什么竟然这样反复无常,出尔反尔!前些日子为了建立我们今天的制度,为了建立我们自己选择和创立的制度,我们还在流血牺牲,可是现在我们又拔出刀来,想要推翻这些制度,这件事真难以解释┅┅如无道理,就要马上运用政府的力量,给他们点颜色看看。
——《世界近代政治思想史》
请回答:
(1)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华盛顿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2)材料三华盛顿难以解释的历史现象的实质是什么?
(3)华盛顿对“以前共同奋斗,而今又反对”的这种制度认识上的缺陷在哪里?这两着斗争其实是什么性质的矛盾?
(4)材料三华盛顿的立场是什么?从他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上看,其阶级实质是什么?
(5)应怎样理解华盛顿在上述三则材料中的活动?
参考答案:
(1)由主张不独立到主张脱离英国独立。
(2)其实质是维护资产阶级和种植园阶级的利益,反对人民革命运动。
(3)由于资产阶级的局限性,华盛顿没有认清人民斗争的实质都是反对资产阶级统治的。独立战争是北美人民反对英国资产阶级的殖民统治,而独立后的农民起义则是反对北美资产阶级的统治。
(4)站在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的立场上。其阶级实质是镇压人民的革命运动,维护其统治。
(5)材料一具有保守性,材料二代表北美人民的利益,材料三反映其资产阶级本质,有反人民的一面。综合三则材料,华盛顿作为美国资产阶级和种植园阶级的政治代表,有革命性的一面,也有妥协的反人民的一面。
本题解析:三则材料分别反映了华盛顿在不同事件中的不同主张。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要用阶级分析的观点认识华盛顿的阶级属性,即华盛顿作为资产阶级的代表,代表着资产阶级的利益,其本身既有革命性的一面(如材料二),又有妥协性(如材料一)和反人民的一面(如材料三)。根据华盛顿的阶级属性去分析回答华盛顿在美国独立问题上的态度和态度变化的原因,和对资本主义制度的认识及对农民起义的立场,华盛顿在三则材料中的活动的评述就比较简单了。本题失分误区易出现在第三问中,由于华盛顿资产阶级的局限性,不能理解人民群众的斗争实质都是反资产阶级统治的。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