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拿破仑在日记中写道:“这个小小的欧洲是不能给我提供足够的荣誉的,我必须到东方去寻求,所有不朽的盛名都是来自东方.”材料集中体现了
A.拿破仑向东方扩张,建立庞大帝国的野心
B.拿破仑想到东方去巡游
C.拿破仑嫌欧洲地区太小
D.拿破仑想到东方发财致富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美国国会议员亨利·李曾这样评价乔治·华盛顿:“战争中的第一人,和平中的第一人,他的同胞心中的第一人。”请结合相关史实对这一评价加以说明。
参考答案:华盛顿领导独立战争,赢得了国家独立。他主持制定美国宪法,担任美国首任总统,组建联邦政府,维护了国家的稳定。独立战争结束后,他主动交出军权;拒绝部下推举做国王的请求;为美国总统连任不得超过两届的制度创立了范例。这些做法体现了他坚持民主、不贪恋权位的高尚人格。华盛顿为美国的建立和国家的民主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因此,被誉为“战争中的第一人,和平中的第一人,他的同胞心中的第一人。”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能力。可从美国独立战争以来,美国共和政体的建立过程对华盛顿进行评价,注意题干中的评价相吻合。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克伦威尔顺应士兵和广大民众的要求,把国王当作暴君、叛徒、杀人犯和国家公敌。他在审判国王的特别法庭上,竭力向摇摆不定的法官们阐明处死国王的理由……最后不顾法官们的暧昧态度,并排除来自法国、西班牙等国封建势力的干预,亲自起草对国王执行死刑的命令。?
——米·阿·巴尔格《克伦威尔及其时代》
材料二?英国长老派(清教徒中的一派)代表人物巴克斯特说:“(克伦威尔)本质上是诚实的,他一生中大部分的经历是虔诚的,有良知的,但在取得荣誉和功名后他堕落了。他的宗教热情完全为野心所取代,而且随着成功逐渐发展。当他的成就击败几乎所有对手时,他为那面临着他的最大诱惑所征服,正如他征服别人一样”。
——王龙《李自成和克伦威尔的悲剧有何异同?》
材料三?虽然,天下人云者,常人居其千百,而非常人不得其一,以常人而论非常人,乌见其可?故誉满天下,未必不为乡愿;谤满天下,未必不为伟人。语日:“盖棺论定。”吾见有盖棺后数十年、数百年而论犹未定者矣。各是其所是,非其所非,论人者将乌从而鉴之?
——梁启超《李鸿章传》
请回答:(1)材料一中克伦威尔的主张是什么?这一主张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什么影响?(3分)
(2)材料二中克伦威尔“在取得荣誉和功名后他堕落了”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论证这一观点。(3分)
(3)材料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依此观点指出材料一、二对克伦威尔的评价是否矛盾?并说明影响人们对历史人物评价的因素有哪些?(4分)
参考答案:
(1)主张:处死国王查理一世。(2分)影响:推翻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2分)
(2)“堕落”:建立军事独裁统治。(2分)论证:就任护国主,多次解散议会;远征爱尔兰、苏格兰;镇压平等派和掘地派。(2分,任两点给2分)
(3)观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难以定论。(2分)不矛盾。(1分) 因素:评价者的政治立场、个人情感、文化素养、时代背景等。(4分)
本题解析:第(1)问,本问考查阅读史料分析归纳的能力,第一小问由材料中的“顺应士兵和广大民众的要求”“亲自起草对国王执行死刑的命令”分析可知处死国王查立一世;第二小问,联系已学知识,结合处死国王查理一世之后的影响归纳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克伦威尔在处死国王之后担任护国主,建立军事独裁统治;第二小问回顾已学知识结合克伦威尔担任护国主期间实行的暴力统治的史实归纳即可。第(3)问,主要考查历史评价分析的方法。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三中 “天下人云者,常人居其千百,而非常人不得其一”反映出对人物评价有不同的看法和观点。第二、三小问,解题关键是对材料的准确解读,材料一中肯定克伦威尔的独裁统治,材料二中对克伦威尔持批评态度,两则材料的评价并不矛盾,只是从分析评价同一个人物可以是多角度的,是受着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进行的评价,诸如评价者的政治立场、个人情感、文化素养、时代背景等。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恩格斯说:“如果说这两个伟大民族(指德意志和意大利)在1848~1871年内得到复兴并以这种或那种方式重新获得独立,那么这是因为,正如马克思所说,那些镇压1848年革命的人违犯了自己的意志充当了这次革命遗嘱执行人。”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材料二:“他(俾斯麦)是有名的1848年革命的死敌,他憎恨任何民主运动和人民运动”……恩格斯有一次称俾斯麦为“非出本心的革命者”。
——《德国史》
材料三:恩格斯说:“自从俾斯麦利用普鲁士军队极其成功地实行了资产阶级的小德意志计划的时候,德意志的发展就这样坚决地采用了这个方向以致我们和其他人一样只好承认这个既成事实,不管我们是否喜欢他。”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材料四:俾斯麦依照自己的方式,依照容克的方式,完成了历史上的进步事业,但是,谁要想根据这点证明社会主义应当帮助俾斯麦,那这个马克思主义者“真是太好了”。
——《列宁全集》第2卷
请完成:
(1)根据材料一,马克思所指的“遗嘱”是什么?俾斯麦为什么能“违犯了自己的意志充当了这次革命的遗嘱继承人”?
(2)根据材料二,说明恩格斯称俾斯麦为“非出本心的革命者”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俾斯麦“成功地实行了资产阶级的小德意志计划”指的是什么?
(4)根据材料四,说明俾斯麦“依照自己的方式,依照容克的方式”指的是什么?并说明德意志采取这种方式的原因。
(5)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对俾斯麦的历史功绩予以肯定,你认为评价历史人物应该采取什么原则?
参考答案:(1)“遗嘱”指1848年革命未能完成的消除封建割据、实现国家统一、民族独立等遗留下的革命任务。因为俾斯麦是资产阶级化的容克代表。(2)因为俾斯麦在德意志统一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而统一实质上是消除封建割据,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道路,也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一种资产阶级革命。(3)经过1866年普奥战争,奥地利被排除出德意志,建立了初步统一的北德意志同盟。(4)推行“铁血政策”,发动三次王朝战争。因为资产阶级的软弱和无产阶级的不成熟。(5)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实事求是,坚持生产力发展的观点,不管其主观动机如何,只要在客观上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顺应历史潮流,就要肯定。
本题解析:本题属于综合类材料解析题,难度较大,理论性强,有深度。要想回答好本题,不仅对教材中的有关知识要熟练掌握,还应该把许多史实和材料中有关名人的语言进行综合分析,透过现象抓住本质,把它放到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去分析,才能把握本题真正的内涵。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右图是美国“为独立而敲响的自由钟”,它第一次长鸣是在( ? )

A.1773年7月4日
B.1775年7月4日
C.1776年7月4日
D.1783年7月4日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