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20世纪初至五四运动前,中国两大主要社会矛盾趋于汇流,集中地体现为广大人民群众同清朝统治集团和北洋军阀统治的矛盾,这主要是因为
A.帝国主义忙于“一战”,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
B.帝国主义国家形成了宰割中国的同盟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D.清政府、北洋军阀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2、判断题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32年6月,英国第一次议会改革法案获得通过。改革的主要内容是:调整选区和重新分配各选区议员名额;将一部分“衰败选区”的议席,转让给新兴的工业城市。
1867年7月15 日,议会下院通过第二次议会改革法案。该法案废除了上次改革保留的“衰败选区”的议会席位,将其分配给新兴城市。空出的52个议席分给曼彻斯特、伯明翰等,大城市分别增加l个议席,伦敦增加4个议席,另有9个中等城市各获得l个议席。
1884年,自由党为了在农村争夺选票,缓和农村居民要求政治权利的斗争,进行了第三次国会选举改革,颁布了“人民代表法”。该法案规定除地主及租地人外,农村中年缴房租l0英镑以上者均有选举权。
——摘编自《英国议会制度及其改革》
材料二?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种族、肤色或以前是奴隶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拒绝或限制。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十五条修正案(1870年)
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性别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拒绝或限制。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十九条修正案(1920年)
(此前年满二十一岁的公民才拥有选举权,现规定)年满十八岁和十八岁以上的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为年龄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拒绝或限制。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二十六条修正案(1971年)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英国三次议会改革发生的共同根源是什么,并综合分析三次改革的积极影响。(8分)
(2)依据材料二,指出美国公民的选举权是如何变化的。对此,你有何认识?(7分)
3、判断题 儒、道、墨、法四家是先秦诸子学说的重要流派。下列语句中最符合道家思想的是
A.兼相爱,交相利
B.仁者爱人
C.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
D.人对自然只能任(顺从)和法(效法),不能违背它
4、判断题 孔子曰:“仁者,爱人,爱有差等。”墨子曰:“兼相爱,交相利。”“爱无差等”。造成这种分歧的根源是(? )
A.二人所处的时代不同
B.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C.学术思想不同
D.谈论的问题不同
5、判断题 中国人民反“台独”可直接援引
A.《开罗宣言》相关内容
B.德黑兰会议相关内容
C.雅尔塔会议相关内容
D.波茨坦公告相关内容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