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苏共二十大以后,各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焦点问题是
A.政治民主化问题
B.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问题
C.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问题
D.失业工人的再就业问题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苏共二十大是在1956年召开的,苏共二十大召开后,各社会主义国家效仿苏联走上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道路。选B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以下分别是北宋“理学五子”籍贯分布图和明朝儒学家籍贯分布图。宋明时期儒学家籍贯分布发生显著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西学东渐的影响
B.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C.经济重心的转移
D.文化政治中心东迁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北宋的时候北宋五子集中在黄河流域,而到明朝儒学家主要集中到长江中下游,其原因在于到南宋时期经济重心的转移完成,大部分的仁人志士移到了南方,故选C。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
①中央集权的强化②思想控制的加强③大一统局面的形成④儒家以外各学派的消亡
A.②④
B.①②④
C.①③
D.①②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以来“独尊儒术”的转变说明了思想专制统治的出现,当然这种思想控制的加强是建立在大一统帝国的建立和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基础之上的,所以①②③三项表述正确符合史实,④说法错误,“独尊儒术”并不意味着儒家以外各学派的消亡,答案选D。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下列表述符合1912—1916年中国社会形势的是(?)
①全国人民共同反对复辟企图并赢得胜利
②思想领域出现复古与反复古的激烈斗争
③民族工业获得进一步发展的有利条件
④各国列强暂时放慢了对中国的侵略脚步
A.①③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析:
1912—1916年间,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经历了剧烈变化:袁世凯独裁专制到复辟帝制的企图被粉碎;革命派为维护民主共和而继续奋斗;欧洲列强虽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但其在华的政治和经济势力并没真正推出,并且日本和美国加紧了侵略中国的步伐:思想领域,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以反对袁世凯推行复古逆流为直接目标,掀起了思想解放的新文化运动;经济领域,民族工业得到了一次进一步发展的宝贵时机等。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的政策和措施不包括
A.利用、限制、改造
B.用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等形式纳入国家资本主义
C.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D.个别企业公私合营和全行业公私合营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是1960年冬党中央提出的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