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某欧洲文化旅游团在一所中学图书馆参观时问学生:“the river can carry a boat, yet, it can turn the boat as well.”这句话反映的思想,最早见于中国古代哪一位思想家的著作?
A.kong qiu
B.zhuang zhou
C.meng ke
D.xun kuang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材料的意思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体现的是重民的思想。这句话出自儒家代表人物荀子。A为孔子;B为庄子;C为孟子,都与题意不符。
点评:荀子是战国百家争鸣中儒家的代表人物,著有《荀子》一书,原文是“君,舟 也,水,民也,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他继承了儒家学说的仁政思想,同时又吸收了法家的重罚的思想。荀子思想需要我们的重视。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958年,如果中国的官员去苏联参观访问,双方就当年的农业建设交流经验教训,中苏双方谈论的主要话题,可能是(? )
①中国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运动? ②苏联的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
③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注意题目要求是“1958年”“ 当年” 。中国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是1956年,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是30年代,两者都不属于1958年。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邓小平1975年9月26日在一次谈话中忧心忡忡地讲道:“我们有个危机,可能发生在教育部门,把整个现代化水平拖住了。……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为此,在他的倡议和影响下
①形成了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②恢复了全国高考制度
③实行了“科教兴国”的战略?④制定了《义务教育法》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结合题干时间1975年和人物邓小平来解题,形成了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是在1965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①,故本题选择B。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建国初期,党中央作出发展“两弹一星”战略决策的根本原因是(?)
A.打破美苏核垄断
B.发展核能源
C.保障国家建设
D.维护国家安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新中国成立之初,遭到帝国主义的包围封锁,国家主权和安全面临威胁,发展“两弹一星”可以有效地加强国防能力,为国家建设提供保障。A 、B、D项都不是根本原因,故选C。
点评: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
时 间
重?大?成?就
作?用?与?意?义
1958年
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建成
标志中国跨入原子能时代
1964年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我国由此跨入核国家行列
1967年
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以最少的研制经费,创造了最快的速度。
1965年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1970年
“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973年
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世界上首次育成杂交水稻,第二次绿色革命”
1983年
2002年
“银河”巨型计算机超级计算机
中国计算机技术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高性能计算机开饭应用的重大突破
2003年
“神五”载人宇宙飞船发射成功
我国成为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中国图书分类法”是在科学分类的基础上,结合图书的特性所编制的分类法。它将学科分为5大类,22个小类,基本序列是: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综合性图书。右图图书属于

A.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B.哲学
C.社会科学
D.综合性图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考查对图书分类知识的了解。很明显,《新人口论》属于社会科学。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