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高频考点巩固(2020年最新版)(十)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明代废宰相设内阁,内阁中权力最大者是内阁首辅,相当于过去的丞相或宰相,即虽无相名,实有相职。但内阁首辅虽然相当于宰相,却并没有以前朝代宰相的权力,并不能对皇帝形成制约,只是皇帝的高级顾问,既有相职,却无相权。所以选C。A、B、D不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14分)材料 登基仅一个月,雍正即敕户部全面清查钱粮亏空,“凡有亏空,无论已经参出及未经参出者,三年之内务期如数补足。如限满不完,定行从重治罪 。”很快,中央成立了专门负责清查的机构——会考府。雍正派他最信任的十三弟怡亲王允祥主管,告诫他要认真办理,“尔若不能清查,朕必另遣大臣;若大臣再不能清查,朕必亲自查出。”对查出的贪官,雍正给予严厉的经济和法律制裁。为了使赃官无处遁藏,雍正常常采用抄家的办法, 让贪官退出赃银,归还国库,为避免贪官转移和隐匿赃物,往往对官衙和原籍宅第同时抄检 。对已经离任的官吏,一样清查到底。在打击贪官污吏的同时,雍正极力提倡官吏廉洁奉公的德行操守,戒饬官吏要“以循良为楷模,以贪墨为鉴戒”,提出“操守清廉乃居官之大本。”对操守廉洁,秉公执政的官员予以提拔和重用。此外,他通过广布耳目、扩大使用密折制度等方式加强对各级官员的监督。他的这些措施相互补充,切中时弊,收到良好效果。故雍正一朝,吏治相对清廉 ,向来为史家所称道。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第(1)问,本问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材料,“雍正即敕户部全面清查钱粮亏空中央成立了专门负责清查的机构——会考府“,“广布耳目、扩大使用密折制度等方式加强对各级官员的监督。”“提倡官吏廉洁奉公的德行操守,… …对操守廉洁,秉公执政的官员予以提拔和重用。”进行归纳。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秦朝的中央官员中,“掌丞天子,助理万机”的是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可直接从材料信息中提供的具体职能:协助天子处理日常事务,判断出是丞相。B是宋朝副相;C是负责军事;D是负责掌管奏章和监察百官。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地主土地私有制不断膨胀的根源是( )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土地兼并是地主土地私有制不断膨胀的主要原因,而土地私有是其根源。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非选择题(共20分)
材料一:新皇帝(秦始皇)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就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废除他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汉高祖……矫秦县之失策,封建王侯, 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这些受封的诸侯王和列侯都是“有土之爵”,在其封地上享有两大特权:一是“自置吏”,二是“得赋敛”。
——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材料三:唐太宗在《贞观政要》中说:“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静,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1)材料中体现了怎样的制度更替?新旧制度相比有何不同?(8分)
(2)依据材料二,说明汉初“矫秦县之失策”的措施(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措施导致的后果。(2分)
(3)材料二中唐朝为加强君主专制采取了的什么制度?(2分)与秦相比,唐朝相权有何特点?(2分)
(4)结合以上材料归纳,古代政治制度具有什么演变趋势?(4分)
参考答案:
(1)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4分)
不同: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4分)
(2)分封诸侯王国或郡国并行制。(2分)
王侯权力过大,爆发了“七国之乱”,危害中央集权。(2分)
(3)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4分)
(4)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6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并运用知识解题的综合能力。第(1)问中第一小问从材料一中“他废除他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可知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 第二小问根据教材所学知识可知郡县制和分封制的主要区别在于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
(2)依据材料二中“封建王侯, 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这些受封的诸侯王和列侯都是“有土之爵”可知汉初“矫秦县之失策”的措施是分封诸侯王国或郡国并行制。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王侯权力过大,爆发了“七国之乱”,危害中央集权。
(3) 第一小问根据所学唐朝为了加强君主专制,将相权一分为三,采用了三省六部制。第二问经过所学知识比较可知,秦相有左右二员,主要职责是帮助皇帝处理政事,位高权重,而唐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其中中书省负责草拟,门下省负责审核,尚书省负责执行,三者之间相互牵制,相权一分为三,从而消弱相权加强君权。
(4)根据材料综合来看,秦朝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结果诸侯叛乱,威胁中央集权,之后历代再度加强中央集权;秦朝丞相的“位高权重”到唐朝“三省六部制”削弱相权、把相权一分为三表明皇权逐步加强,相权逐步削弱,甚至废除。结合所学知识来,古代政治制度不仅要解决中央和地方的矛盾,还要解决皇权和相权之间矛盾,根据所学知识综合回答即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郡国并行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与特点·演变趋势。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历史知识点复习《古代希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