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高频考点巩固(2020年最新版)(二)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参考答案:(1)观点:君权神授。(2分)特点:君权与神权(天命)相结合。(2分)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董仲舒的新儒学,根据题干可得出“君权神授”,儒学自此符合封建统治的需要,成为正统思想。(2)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材料一主父偃以提出“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而闻名,判断出材料一谈论的主题是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根据材料二,明太祖谈论丞相制度,可分析出是处理君权与相权。“解决措施”可根据基础知识作答。(3)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结合顾炎武的时代背景:明末清初作答。(4)本题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及提取信息的能力。题干中“而权乃归之于天子”可判断出顾炎武承认君主的权力,但作为明末清初反封建的思想家,顾炎武又反对君主专制,“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汉初的封建,居然就名存实亡,怕也是汉初的人所不能预料的。”下列哪些措施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中国古代汉武帝处理王国问题的理解。根据题干提示①属于收回王
国官吏任免权,②是采取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③属于春秋战国时期奖励军功,废除世卿世
禄制;④反映的是宗法分封制;故此题应该选择A。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7分)
材料一 夫其卓绝在上不与士民等夷者,独天子一人耳。天子以秉政劳民贵……尝试计之,人主独贵者,政亦独制。
——章炳麟
材料二 他(秦始皇)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第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他还解除了他自己军队之外的所有士兵的武装……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政府规定州郡直属中央,在州郡之下设置通判,有权向朝廷直接奏报,派文臣出任州郡长官。后来,又把全国州郡分为十五路,陆续在各路设转运使、提点刑狱、安抚使(管军事)、提单常平(管常平仓救济、农田水利等)等四司,统称“监司”,也都由文臣担任,安抚使除外。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材料四 (元)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始采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典,立朝廷而建官府,辅相者曰:中书省……夫外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
——《经世大典叙录·官制》
(1)材料一中的“不与士民等夷者”体现的是哪一观念?这里的“独制”什么时候确立?(2分)
(2)材料二中所说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具体说明该制度与西周的地方行政制度相比的进步性。(5分)
(3)材料三中的地方官制有何显著特点?(3分)该设置起到了怎样的积极作用?(2分)
(4)材料四表明,元初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有何意义?(5分)
参考答案:
(1)观念:封建等级观念。(1分)秦朝时确立。(1分)
(2)郡县制。(2分)进步性:以地域关系取代血缘关系;中央政府(皇帝)掌握地方人事任免权;军权收归中央;地方服从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任答3点得3分)
(3)特点:任用文臣担任地方官;加强对地方官吏的监察;分散官吏的职权。(3分)
意义: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促进宋代经济文化的发展。(2分)
(4)行省制度。(1分)意义:①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②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4分)
本题解析:(1)依据材料中“不与士民等夷者,独天子一人耳”,可以体现出封建等级观念;依据所学知识,“独制”指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确立于秦朝。
(2)根据材料中“秦始皇将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解除了他自己军队之外的所有士兵的武装”;由此可以判断秦实行的是郡县制;第二小问结合材料可以总结出其进步性:行政地域取代血缘关系,官员由皇帝任命,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军权收归中央;结合所学知识,郡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
(3)依据材料中“州郡之下设置通判,有权向朝廷直接奏报”,可以得出中央加强对地方官吏的监察;“陆续在各路设…四司,统称“监司”,可以得出中央分散地方官吏的职权;“派文臣出任州郡长官…统称“监司”,也都由文臣担任”,可以得出用文臣出任地方官。
(4)根据材料中“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可以得出元初地方推行行省制;根据所学知识,行省制有利于中央加强对地方的管理,有利于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皇帝制度、郡县制;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监察与谏议、行省制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我国古代官僚体系中,最早具备监督监察职能的是:( )
A.节度使
B.御史大夫
C.提刑按察使
D.刺史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历史知识点复习《古代希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