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在伦理观上孟子主张“性本善”,苏格拉底也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为了扩充人的善性,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方式分别是( )
A.仁政和道德教育
B.王道和民主政治
C.加强专制和自我节制
D.实行人治或法治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东西方古代思想家主要思想主张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孟子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苏格拉底强调知识和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提出“美德即知识”。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A。 而其他三项都与题意无关。
点评:历史选择题就所选材料与教材的关系而言,或多或少是有一定的联系的,因而在阅读与解析材料时,要尽可能找到该材料内容在教材中的对应“坐标”,然后挖掘所蕴藏的信息,联系教材认真思考。组织答案时要克服思维定势,具体材料具体分析,既不要从已有的知识中找现成的答案,也不要把老师的话语当成?标准答案,而要根据材料的具体信息而联系教材梳理思路,精心作答。
以思维为灵魂,寻找解题的突破口。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论文的关键词对内容有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有一篇评价某历史人物的论文,关键词有“哲学家”“中庸之道”“逻辑学”等,该人物最有町能是
[? ]
A.孔子
B.墨子
C.普罗塔戈拉
D.亚里士多德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柏拉图、孔子和亚里士多德
A.都对自然科学有较深的研究
B.都被当时的统治者所推崇
C.都曾提出了有关中庸的思想
D.都是著名教师并收徒讲学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孔子的研究领域没有涉及科学,由此可排除A项。孔子晚年颠沛流离的生活表明他的主张并不能被当时的统治者所接受,由此可排除B项。柏拉图与中庸思想无关,由此可排除C项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如果要了解孔子对“仁”和“礼”等重要概念的阐释,应该查阅的典籍是
A.《春秋》
B.《礼记》
C.《论语》
D.《尚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关于孔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提出“仁”与礼的学说
B.注重政治和人事
C.开创私人讲学之风
D.敬重鬼神而近之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根据所学,ABC都是孔子的主张D应是敬重鬼神而远之。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