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6分)哲人们认为,思想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不断前行的力量。
材料一?在孔子以前,中国历史文化当以有两千五百年以上之积累,而孔子集其大成。
——钱穆《孔子传》
材料二?孙中山手书

材料三?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结合史实说明孔子是中国远古“历史文化”的集大成者。(2分)
(2)结合材料指出,在20世纪初,孙中山提出了什么重要思想?(2分)简述这一重要思想的理论来源和历史作用。(6分)
(3)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新中国的缔造者。在国共十年对峙期间,他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主要表现在哪一理论的提出?(2分)简述其内容?(2分)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华民族主流思想的发展的显著特点?(2分)
2、判断题 西方先哲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重视教育,并留下一段令人敬佩、发人思悟的师生关系佳话。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阿卡德米学园,亚里士多德博览群书,表现出惊人的求知欲,在各个学科,都显示出超凡的才华。柏拉图曾经说过,一般学生构成学园的躯体,而亚里士多德则代表学园的头脑……当亚里士多德遭到同学的攻击时,柏拉图总是出面解围,说:“亚里士多德这头小驹,需要的是缰绳,而不是囚笼。”
材料二:最好先讨论普遍的善,看看争论到底在哪里。尽管这种讨论有点使人为难,因为理念的学说是我们尊敬的人提出来的。不过作为一位哲学家,较好的选择应该是维护真理而牺牲个人的友情,二者都是我们所珍爱的,但人的责任却要我们更尊重真理。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柏拉图学园的特点。(3分)
(2)材料一表明,柏拉图对亚里士多德的基本态度是什么?(2分)
(3)据材料二,概括亚里士多德对恩师的态度,并列举相关史实加以说明。(4分)你从中得到怎样的启示?(1分)
(4)和柏拉图一样,亚里士多德也很重视教育。他在教育方面有什么成就?(2分)
3、判断题 在伦理观上孟子主张“性本善”,苏格拉底也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为了扩充人的善性,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方式分别是(?)
A.实行人治和法制
B.王道和民主政治
C.加强专制和自我节制
D.仁政和道德教育
4、判断题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吾爱吾师,但更爱真理”,这句话表明他和柏拉图之间存在分歧,他们在哲学方面的分歧主要在于( ? )
A.人是否要追求现实的幸福
B.现实世界是否具有真实性
C.是否要确定哲学的研究对象
D.人是否要追求尽善尽美的境界
5、判断题 柏拉图主张让国家政权掌握在少数明智、富有才干、具有道德的人手中,这实际上是(? )
A.对雅典的民主制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B.雅典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失败的必然结果
C.坚定地支持雅典的民主制
D.为自己进入仕途制造舆论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