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历史题《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20年最新版)(二)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秦始皇是自己加封的尊号,“帝王的谥号主要依据其生前行为而定”,汉武帝属于谥号。“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供奉时特起的名号”, 庙号常用“祖”字或“宗”字。开国皇帝一般被称为“太祖”或“高祖”,如汉太祖、唐高祖、宋太祖;后面的皇帝一般称为“宗”,如唐太宗、宋太宗等。宣统帝是清朝第十二位皇帝,字耀之,号浩然,是清军入关以来第十位皇帝,清朝最后一位皇帝,也是中国封建王朝最后一位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年号[1]。起止时间为1909年-1912年。辛亥革命之后,一些清朝遗民仍然使用宣统年号纪年。1917年张勋拥戴溥仪复辟时,称宣统九年。因此选择D。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秦始皇时期繁重的徭役不包括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焚书坑儒属于思想专制不属于徭役。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写道:“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这种“社会政治大转型”主要是指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中的“从秦国开始”“ 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可知商鞅变法推行县制,秦始皇统一后在全国确立推广,汉武帝实行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而巩固郡县制。因此B项符合题意。A项是经济,不属于政治转型, C项属于思想领域,D项从奴隶制到封建制应该是春秋时期开始,完成与战国时期。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郡县制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14分) 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体现。阅读下列有关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王正妻所生之子称嫡子,其他妻室所生之子为庶子。周王的嫡长子、嫡长孙一系有继承王位的权利,称其为大宗。次子、庶子的后裔相对于大宗被称为小宗。而次子、庶子的嫡长子、嫡长孙于本支又是大宗,其次子、庶子之后裔又是小宗。以此类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
(1)材料一反映了西周时期的哪种制度?(1分)由材料分析,该制度的最大特点是什么?(2分)这种制度在当时有何作用?(2分)
材料二 唐代宰相是委员制。最高议事机关又称政事堂。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划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没有政事堂盖印,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合法地位……必得中书、门下二省共同认可,那道敕书才算合法。
——钱穆《国史新论》
(2)材料二反映的是唐代的什么制度?(2分)“一切政府法令”由哪一部门安排执行?(1分)这一制度的实施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 (2分)
材料三 行省品秩高,权势重,对所辖路府州县官的统摄和节制力自然较强。行省辖区广,数量有限,又便于朝廷的最高指挥和节制……弥补了秦汉以朝廷直接控制数目较多的郡、州、路时的缺陷和不足,使中央政府对各地路府州县的控制明显加强了。
——李治安主编《唐宋元明清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
(3)从材料三看,行省有什么特点?(2分)行省制度的实施产生了哪些影响?(2分)
参考答案:(1)宗法制。(1分)嫡长子继承制;(2分)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2分)
(2)三省六部制;(2分)尚书省;(1分)作用:三省之间相互配合、相互牵制,提高了行政效率;既避免了权臣专权,又加强了皇权。(2分)
(3)品秩高,权势重;辖区广,数量有限。(2分)影响: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了的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中国省制的开端。(2分)
本题解析:(1) 第一问,材料一反映的是西周的宗法制,体现的是血缘关系,有关于该制度的最大特点是什么的问题,依据其内容来分析,材料中的“嫡长孙一系有继承王位的权利”表明其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度。有关于这种制度在当时有何作用的问题,需要从其特点入手来分析解决即可。
(2)第二问,有关于材料二反映的是唐代的什么制度的问题,材料中的“中书、门下二省”等字样来分析可知是三省六部制。有关于“一切政府法令”由哪一部门安排执行的问题,表明要求回答的内容是在三省中哪个是执行机构。有关于这一制度的实施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的问题,需要依据教材内容来分析,从三省六部制的执行过程及其特点来分析即可。
(3)第三问,有关于从材料三看,行省有什么特点的问题,需要结合材料三内容及元朝实行行省制度的目的来分析解决。材料中的“行省辖区广,数量有限,又便于朝廷的最高指挥和节制”即是答案的要点。有关于行省制度的实施产生了哪些影响的问题,需要从元朝实行行省制后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相关特点来分析。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周代的统治;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三省六部制与行省制度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在获得联合国安理会授权后,中国海军于2008年12月26日从海南三亚起航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这是中国海军自15世纪郑和下西洋以来的首次远征,具有划时代意义。这说明
①中国海军出兵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是合理合法的 ②中国的这一行为严重损害了索马里的国家主权 ③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是新时期中国外交的基本方针 ④中国出兵的根本出发点是维护国家利益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④
D.①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联合国安理会授权各国出兵以及中国出兵的根本出发点都是为了维护世界的和平,在联合国安理会授权下执行护航任务,是合理合法的,因此①④对,②错误。中国海军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与反对霸权主义没有关系,③错误。答案为C。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点评:此题难度较大,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海军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这一事件的认识和理解,时事性很强,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分析判断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历史上的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