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巴以矛盾导致中东地区长期动荡,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当前在联合国框架下解决巴以矛盾的基本原则是( ? )
A.以土地换和平
B.按宗教地区分治
C.大国协助解决
D.联合国托管耶路撒冷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从战争爆发因素的角度看,海湾战争与二战后历次中东战争的主要相同之处有( ? )
A.
大国的卷入、宗教的冲突
B.宗教的冲突、民族问题
C.土地等资源的争夺、民族问题
D.土地等资源
的争夺、大国的卷入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在“十月战争”中,由于西方大国对以色列的支持、尤其是美国情报的帮助,形势向着以色列方面发展。为此阿拉伯人作出的反映是
A.武力对抗以色列
B.向联合国发出援助请求
C.向以色列妥协
D.向支持以色列的国家进行石油禁运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在“十月战争”中,由于西方大国对以色列的支持,阿拉伯国家以石油为武器,向支持以色列的国家进行石油禁运,成为引发西方国家经济危机的重要原因。故答案选择D项。
点评:中东战争,要注意把握其基本概况:(1)第一次中东战争(1948—1949):又称巴勒斯坦战争,以色列称“独立战争”。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宣布建国。次日凌晨,外约旦、伊拉克、叙利亚、埃及等阿拉伯国家出兵进攻以色列。(2)第二次中东战争(1956—1957):又称苏伊士运河战争,以色列称“西奈战役”。1956年10月,英、法、以色列借口埃及宣布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和禁止以船只通过运河与蒂朗海峡,联合向埃及发动进攻。(3)第三次中东战争(1967):又称“六五战争”,阿拉伯国家称“六月战争”,以色列称“六天战争”。1967年,以色列借口埃及封锁亚喀巴湾,于6月5日晨,对埃及、叙利亚、约旦发动突然袭击。(4)第四次中东战争--又称十月战争,阿拉伯国家称"斋月战争",以色列称"赎罪日战争"或"十八天战争"。1973年10月至24日,埃、以双方按照联合国安理会决议停战。(5)第五次中东战争(1982年6月—9月):又称黎巴嫩战争。1982年6月6日,以色列出兵占领黎巴嫩的领土,袭击黎巴嫩境内的巴解组织及其武装力量,并与在黎的叙利亚军队交战。还要注意中东和平进程举步维艰的主要因素主要有中东的地理位置、资源、历史、民族、宗教及大国的插手等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哪项不是美国对朝鲜进行武装干涉的目的
A.维护和扩大美国在东亚的利益
B.进一步推行霸权主义政策
C.加紧对社会主义阵营的包围和封锁
D.维护亚洲和平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干,考查对美国对朝鲜进行武装干涉的理解,这需要把此次武装干涉放到当时的大背景中考虑,二战结束后,形成了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并形成两极格局,美苏在全球展开全面对抗,当时美苏对外政策的出发点都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为了争霸,所以分析此题时必须站在美国的立场上考虑,以此分析各选项,只有D项不是美国干涉朝鲜的目的,此题答案为D。
考点:朝鲜战争
点评:此题难度不大,分析和考虑时要特别注意把历史事件放到它所在的大背景中,站在美国的立场上分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判断题 朝鲜战争后,彭德怀自豪地宣布:“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对这场战争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战争是由于美国第七舰队开到朝鲜海峡引起的
B.在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进朝鲜后,中朝军队并肩作战,战场形势迅速转败为胜
C.战争胜利的标志是美军退到“三八线”以南地区
D.先是朝鲜内战,后演变成朝鲜民族自卫战争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