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古代中国中央官制的中枢
机构演变可分为三公、三省、二府和内阁军机四个时期。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汉武帝时建立了“三公九卿制”
B.唐朝由中书省起草诏令,直接交付尚书省执行
C.明太祖废除了丞相,设立内阁参与军国大事的决策
D.清朝雍正帝设置军机处,专制皇权发展到顶峰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战国秦汉时期,思想界由“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所反映的根本问题是
A.中国思想文化出现倒退
B.封建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
C.商品经济有了很大发展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的历史背景。由“百家”到“独尊”本质上体现了一种思想专制,思想文化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故选D。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1951年,欧洲煤钢联营建立,欧洲经济一体化开始……美国率先表示支持。1967年,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1993年,欧盟正式成立。从1994年4月到1996年,东欧一些国家相继向欧盟递交了入盟申请。
材料2:1975年,欧共体首脑会议正式定名为“欧洲理事会”,1979年,欧共体各国成立欧洲议会,加强各国的政治联系,协调彼此的对外政策。
材料3:经济一体化指的是“将各个分立的国民经济结合成为更大范围的经济区”,欧盟是目前世界经济中最为成功的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组织,是国际经济格局中重要的一极。
请回答:
(1)据材料1,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西欧国家成立欧洲共同体的主要目标,并说明美国为什么率先支持欧洲煤钢联营成立?(4分)
(2)材料2表明欧共体出现了什么新的发展趋向?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出现这一趋向的内部和外部原因。(6分)
(3)综合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欧洲一体化的影响。(4分)
参考答案:(1)争取在成员国之间逐步实现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交流,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对抗苏联,稳定欧洲资本主义秩序。(4分)
(2)从经济一体化向政治一体化发展。经济实力增强,要求在政治上更好地维护欧共体成员国的利益;超级大国加紧在欧洲的争夺,西欧各国要求更有效地维护自身安全。(6分)
(3)加强了欧洲各国间的合作与交流,促进了欧洲各国的发展;提高了欧洲在世界经济政治中的地位;加强了世界多极化趋势,促进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4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道教茅山宗的开山祖师陶弘景认为:“万物森罗,不离两仪(阴阳)所育;百法纷凑,无越三教之境。”这表明他
A.推崇阴阳五行说
B.主张儒、释、道三教合流
C.只研习传播道教
D.使道教超越了佛教与儒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万物森罗……无越三教之境”大体含义是“万物是由阴阳孕育而成,诸多学说主张也难以超越儒、释、道的影响范围”,由此可以得出陶弘景认可三道并存并主张儒释道三家合流,所以答案选B。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唐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大变动时期。从分期角度提出“唐宋变革”首推日本学者内藤虎次郎,1910年他在日本《历史与地理》上发表《概括的唐宋时代观》,提出唐和宋在文化性质上有显著差异。下列支持这一结论的历史依据有
①科举制度的产生与发展?②程朱理学的出现
③交子的出现?④世俗文化兴起
A.①③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唐宋思想和制度的差别。①③首先排除,①是从制度上说的,③是从经济上分析的,是最早的纸币,都与材料中的思想上不符。②④都是在宋代思想领域里的新发展。因此选C。
点评:组合型选择题是多项选择题的变形,考查角度有两种,一是将同一历史时期或同一历史事件影响下的知识进行归类组合,此类题的跨度不大,但分析的深,角度多,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和发散性思维的能力。二是将不同历史时期的同类知识进行归类,此类题分析程度不深,但时间、空间跨度大,主要考查同学们的归纳和比较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