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2006年3月15日,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首次将延续了五十多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计划”表述改为‘’规划“。发生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我国
[? ]
A.全面实行了对内搞活、对外开放政策
B.废弃了计划调控经济的手段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
D.正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2、判断题 新中国成立之初,党和人民政府在农业和工业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对于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和恢复国民经济具有重大的意义,这些改革的影响有
①彻底消灭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②提高了工人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③确立了工人在企业生产中的领导地位 ④抵制资产阶级腐蚀,纯洁了干部队伍
[?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判断题 如何解决“三农”问题,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中国的未来。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为推动农业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方向发展,所采取的措施有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②发展乡镇企业 ③调整农业产业结构④发展农业科学技术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4、判断题 《农村·经济·社会》第1卷记载:从1957年到1978年的22年中,小岗队未能向国家交售一斤粮食,反吃了国家25万斤返销粮,1979年以来的两年半时间中,这个队就向国家交售了10万斤粮食,等于以前全队三年的粮食总产量。这表明
A.城乡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
B.农民拥有土地所有权提高了积极性
C.人民公社的体制已经被废止
D.包产到户生产责任制符合农民利益
5、判断题 某年10月1日,中国举行国庆阅兵。参加国庆游行的群众抬着各种炼钢高炉模型,手捧公共食堂做的食品,高呼“赶英超美”“人民公社万岁”等口号。产生这种历史现象的原因是
[? ]
A.“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B.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
C.“左”倾错误影响
D.三大改造完成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