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2010年11月12日,第十六届亚运会在广州召开,亚洲的48个国家或地区中有45个国家或地区派代表队参加了本届亚运会,这说明(?)
①亚洲局势总体上走向和平
②中国的外交政策得到亚洲国家的一致认可
③和平发展是当今亚洲乃至世界的主题
④体育赛事是政治活动的重要工具
A.①②③
B.①②
C.③
D.①②③④
2、判断题 1947年,苏联在参加马歇尔计划的讨论时,指责该计划使“欧洲各国必将处于被监督国家的地位”,因而拒绝接受。1991年,苏联领导人却公开呼吁西方对苏联实施“新的马歇尔计划”,甚至连国内的经济改革和发展计划也邀请西方国家帮助制定。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不包括
A.美国已放弃遏制苏联的政策
B.苏联国内政治经济形势急剧恶化
C.苏共已放弃社会主义的道路
D.苏联实行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变革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尼克松有一种意识形态的僵硬性和政治上实用主义的独特结合,而实用主义在他同大国打交道时表现得特别明显。……这位总统在全球外交方面自称是超脱意识形态的。”
材料二 1971年7月,尼克松在堪萨斯城重申他的意见,认为现在已有五个世界……实力中心——西欧、日本、中国以及苏联和美国,在本世纪1/3时间里,这五支力量将成为……决定未来的中心。
——以上材料均摘自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材料三 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72年20年间,中美关系处于敌对状态。在你担任总统的时候,改变了这个状态。我非常赞赏你的看法,考虑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应该主要从国家自身的战略利益出发……不去计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区别……我知道你是反对共产主义的,而我是共产主义者。
——邓小平1989年会见尼克松时的谈话
材料四 “在这个世纪……实行过去失败了的任何政策都是不行的,遏制已过时了。”
——尼克松《不战而胜》
材料五 “在美苏进行对话的同时,美国可能需要在中国问题上为自己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
——尼克松与戴高乐的谈话
请完成:
(1)根据材料一、三,尼克松僵硬的意识形态是什么?他自称在外交方面“超脱意识形态”的真实含义是什么?(4分)
(2)据材料二、四、五,指出美国急于改善中美关系的三个原因。(3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70年代美苏争霸的态势。(2分)据此美国在亚洲采取了哪些重大政策?(3分)
4、判断题 冷战期间。美国认为苏联“狂热地坚信,它同美国之间不可能有永久的妥协”,苏联则认为“美国正在积极扩充军备,准备针对苏联的战争”。影响二战后美苏同盟关系破裂的因素包括
①美苏两国在意识形态、社会制度上的差异
②美苏双方互感“安全威胁”?
③英国等欧洲国家推波助澜
④二战后雅尔塔体系的瓦解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5、判断题 第二次是世界大战后,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西欧各国普遍衰落
B.美、苏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矛盾
C.美国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发动了“冷战”
D.苏联军事实力、国际地位提高,与美国争夺霸权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