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二战”后,苏联建设中出现大量问题的根源在于
A.农、轻、重比例失调
B.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
C.个人崇拜有增无减
D.民主法制遭到践踏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面是苏联(俄)农业发展统计表(部分),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农业集体化推动了苏联(俄)农业的发展
B.苏联(俄)农业发展超过了工业
C.新经济政策促进了苏联(俄)农业发展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适应了经济发展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取代原来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从1921-1925年,苏俄的粮食作物耕种面积、粮食作物产量都持续增长,说明新经济政策促进了苏俄农业的发展,C项正确;苏联的农业集体化开始于1928年,排除A项;B项中的工业发展材料无法体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21年终止,D项与材料时间不符。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
本题难度:困难
3、判断题 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的共同原因是:?
[? ]
A.没有从根本上改革斯大林体制的弊端?
B.对外扩张使国家陷入困境
C.个人专断,政治生活僵化?
D.批判斯大林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十月革命前,俄国相对落后的表现不包括
A.保存大量封建农奴制残余
B.小农经济占优势
C.依赖外国资本
D.社会矛盾复杂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B显然是落后生产关系的体现,不容易判断的是C、D两项,这里搞清,D项是落后带来的结果,而C是落后的体现。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的相同点是
A.把重点放在了农业方面
B.把重点放在了重工业方面
C.没有改变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D.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的改革,虽然都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的旧体制,但都是对原有体制的一种小修小补,没有实质上的突破,这是两个改革失败的共同原因。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