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经济大危机后,美国人民对胡佛政府所实行的哪一政策非常不满 ( )?
A.自由贸易 ?
B.自由放任?
C.国家干预经济?
D.加紧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掠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经济危机初期,胡佛政府采取了自由放任政策,结果经济危机不但没有消除,反而不断恶化,人民生活坠入苦难的深渊。?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下列关于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发展趋势的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
A.“滞胀”——复苏——繁荣?
B.“滞胀”——繁荣——复苏
C.复苏——“滞胀”——繁荣?
D.繁荣——“滞胀”——复苏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有的学者认为:危机并不一定就绝对是一件不好的事件。“危机”这个词本身就包含着“危害”和“机会”两层含义。就资本主义发展而言,“机会”是指( )
A.国家获得了对外扩张的好时机
B.调整供求矛盾,经济重新获得活力
C.部分企业获得重生的有利时机
D.给部分政客提供了有利的政治时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从题干“危机”一词包含的意思中获得信息,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危害和机会两方面的因素。由此通过这两方面的提示表明通过资本主义自身的调整解决了危机且得到了发展。因此选B.
点评:为了应对经济危机,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以立法的形式加强国家对经济生活与社会生活的干预,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节。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929—1933年美国经济危机的原因中不包括:
A 阶级矛盾的激化? B 股票投机猖獗
C 生产和销售额矛盾加剧? D 贫富差距不断扩大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2分)有人认为:“20世纪有两位伟大的改革家,一位是罗斯福,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一位是邓小平,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社会主义国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
材料二:“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
——邓小平?
(1)据材料一中“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回答罗斯福新政的根本目的。(3分)“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具体指发生了什么事件?(2分)罗斯福的“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有什么特点?(2分)
(2)材料二中“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是要建立什么样的经济体制?(2分)
(3)美、中两国对各自经济发展模式成功突破的手段有何共同之处?(2分)纵观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过程,你能得出什么启示?(2分)
参考答案:
(1)根本目的:维护资本主义制度。(2分)事件:1929—1933经济危机。(2分)特点:国家加强对经济干预。(2分)
(2)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分)
(3)共同之处: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相结合。(2分)。启示:经济发展模式
必须因时而变;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可以相互借鉴(2分 )。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了罗斯福新政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等,旨在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答题的能力。第(1)题的第一小问可根据材料一中的信息“拒绝……革命”作答;第二小问可根据罗斯福新政的背景作答;第三小问可与新政前自由放任政策的特点进行比较。第(2)题可根据材料二中的信息“吸收和借鉴……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作答。第(3)题的第一小问可从罗斯福和邓小平对计划和市场的态度来作答;第二小问为开放性的探究题,言之有理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