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导火线是
A.生产和销售之间的矛盾
B.股市崩溃
C.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
D.经济“滞胀”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是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生产与销售之间的矛盾是经济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而股市崩溃则是经济危机的导火线。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中说:“1933年《申报月刊》发行‘中国现代化问题’特辑专号,征文中(26篇文章)认为中国现代化应走资本主义道路的观点非常少,绝大多数人主张走受节制的资本主义或非资本主义道路。”产生上述认识主要是因为当时(? )
A.南京国民政府政策倡导
B.资本主义在中国发展举步维艰
C.西方经济危机危害严重
D.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被广为接受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一场史无前例的经济危机,这场经济危机席卷了整个世界,造成了巨大的灾难,同时也促使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产生了强烈的质疑,上述材料所述现象即是此种情况的反映,所以答案选C,A项说法错误,南京国民政府代表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B项是上述现象产生的结果而非原因,D项说法不够准确,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有了广泛传播,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被广为接受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
点评: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一次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这次危机对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带来空前的灾难,但与此同时也将资本主义社会引向了另个一更高的发展阶段。高考对其的考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爆发的社会背景及其表现;②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的特点及影响;③传统“自由放任”政策失败的原因及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罗斯福在第三次炉边谈话中说:“在战争中,在夜战的朦胧中,战士们都在肩头儿戴着明亮的标志,以避免同志们自相射击。”罗斯福这番谈话的意图主要是
A.鼓舞美国人民,坚定人民的信心
B.修改中立法案,支持欧洲的反法西斯战争
C.呼吁农民理解政府干预经济的措施
D.希望企业与政府合作,接受政府调节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第三次炉边谈话主要是涉及的经济的=复苏问题,主张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要求企业与政府合作,在谈话中,罗斯福说,“那些跟我们合作,参加全国复兴运动的人,也要被一望而知。”故选D。A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B项错误,是对材料的表面理解;C项错误,主要是要企业接受政府的监督。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罗斯福新政中对工业领域的调整。除了工业以外,率先建立和恢复银行信贷体系,恢复人们对银行的信心,从而为其他各项工作的进行奠定了基础。调整工业生产,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调节农业生产,提供农产品价格,建立社会保障措施等一系列的措施的实行恢复了经济的运行。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929年大危机中,有人在日记中写道:“世界末日已经来临。”这反映了
[? ]
A.经济危机导致工业生产严重下降
B.经济危机造成国际关系日趋恶化
C.经济危机给人们带来苦难,出现了空前绝望的情绪
D.经济危机造成社会动乱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当时美国修建右图中所示工程的直接目的是

A.促进就业,缓和社会矛盾
B.整顿银行秩序,克服金融危机
C.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D.减少农产品过剩,保护农民利益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