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假如没有这场革命,清廷不会向西方学习,中国必然会在旧有的轨道上徐徐而行;假如没有这场革命,汉人士大夫还会继续沉沦,不会有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也不会有后来的政治大变局。”上述材料对“这场革命”的认识突出反映了
A.近代化史观
B.全球史观
C.革命史观
D.社会史观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依据材料叙述,可知这场革命推动了中国向西方学习,催生了洋务运动和后来的政治大变局,即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正是这些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在充分理解各个史观的基础上不难得出A项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读图,这是民丰造纸厂某一时期的股票,持有人是沙泳源,董事长是张华墀。根据该图判断,该股票出现的年代应该是

A.19世纪90年代
B.中华民国初年
C.20世纪5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200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有这样一段颁奖词: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薄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这位人物是(? )
A.袁隆平
B.邓稼先
C.钱学森
D.王淦昌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从材料的关键信息“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可知,这位人物应该是杂交水稻的发明者袁隆平。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979年1月30日,邓小平在访问美国时宣布:“我们不再使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这一主张(?)
A.是《告台湾同胞书》的延续
B.放弃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政策
C.提出了一个中国的前提和立场
D.明确了“一国两制”方针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927年到1936年,中国的工业增长率达8%以上,增长的速度约是同期日本的三倍,被称为“黄金十年”。这一时期中国经济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西方因经济危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苏联对中国进行经济援助
C.新兴工业部门如化学工业等大量建立
D.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不对,经济危机期间西方国家为了转嫁危机,加强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掠夺,1914——1918年一战期间西方国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B不对,苏联对中国进行经济援助是在新中国建国初期;C不对,近代中国重工业发展缓慢;D符合题意,1927年到1936年为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这一时期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推动了工业的发展。
点评:国民政府统治前十年(1927~1936年),民族企业得到较快发展。表现:工业部门增多,产品出口国外,国民生产总值增长。原因:国家基本实现统一;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