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在中共中央书记处的一次会议上,毛泽东谈到:私营工商业的性质也变了,是新式的资本主义,公私合营、加工订货、工人监督、资本公开、技术公开、财务公开。并形象地说:“他们已经挂在共产党的车头上,离不开共产党了。‘空前绝后’,他们的子女也将接近共产党了。”这次会议谈论的主题是(? )
A.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
B.私营工商业的前途命运问题
C.加重私营工商业比重问题
D.控制私营工商业发展的问题
2、判断题 导致二战后形成的两极格局受到“撼动”和“挑战”的因素有?①美国的霸主地位愈加稳定?②西欧、日本经济的崛起?③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④苏联日益陷入困境(? )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④
3、判断题 建国初期,有人说:“工分、工分、社员的命根””,“春组织,夏垮台,待到明年再另来”这最可能出现在下图哪一运动中?(?)


A.农民欢迎土改工作队
B.农民参加合作化运动
C.镇压反革命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
4、判断题 (25分)民族主义是一个历史性的概念,近现代民族主义不断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民族主义直到18世纪西欧资产阶级开始分享或获得全部权力时,才呈现其近
代的形式。西欧资产阶级是以国家的名义分享或获得全部权力的,因此,国家不再是国王、国王的领土和国王的臣民。更确切地说,国家这时由公民组成……但是,随着1 9世纪的逝去,民族主义的性质起了变化。它起初是一种人道的、宽容的信条,这种信条不是建立在各种民族主义运动相竞争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手足之情这一概念的基础上。但是,在19世纪中期以后,它变得愈来愈沙文主义和军国主义。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梁启超是中国揭示和宣传近代民族主义的第一人。梁氏首次提出了“中华民族”的概念。(1902年)他发表《论民族竞争之大势》,明确提出:“今日欲救中国,无他术焉,亦先建设一民族主义之国家而已。”?
——《光明日报》
材料三? 1924年2月,孙中山在演讲中说:“列强因为恐怕我们有了这种思想,所以
便生出一种似是似非的道理,主张世界主义来煽惑我们,说世界的文明要进步,人类的眼光要远大,民族主义过于狭隘,太不适宜,所以应该提倡世界主义。近日中国的新青年,主张新文化,反对民族主义,就是被这种道理所诱惑。但是这种道理,不是受屈民族所应该讲的,我们是受屈民族,必先要把我们民族自由平等的地位恢复起来之后,才配来讲世界主义。”
材料四? 20世纪末期的世界在民族和民族主义问题上存在的一种新趋势是由欧盟体现的。尽管欧盟在其内部建设中困难重重矛盾不断,正如人们所说建构一个超民族的共同体、形成统一的欧洲认同是如此之难,但欧盟无疑体现着对传统的民族国家和民族主义概念的超越。国内有的学者把欧盟描述为一种新型的民族主义,这也许是基于对欧共体的成立背景及早期情况的考察,当时它东抗苏联集团挑战西拒美国控制的企图,要在“两超”的夹缝中确立欧洲的地位。而欧盟的内部建设意味着人们正在企图克服民族主义给欧洲带来的弊病,“结束上千年来存在于欧洲人之间的相互残杀与争斗以及民族主义的战争”,通过一体化而使欧洲享有和平、繁荣和幸福。
——摘自安东尼·D《全球化时代的民族与民族主义》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8世纪末民族主义呈现近代形态的背景。(4分)根据材料一,比较民族主义在19世纪中期前后的区别。(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梁启超表达出怎样的“民族情绪”?(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2分)
(3)根据材料三,说明孙中山反对世界主义的理由。(4分)对此,孙中山在民族主义问题上提出了什么新主张?(3分)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20世纪末期由欧盟体现的民族主义趋势。(6分)
5、判断题 下列对中国近代“抵制外货”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反映了中国近代广大人民的共同心声
B.因具有排外性而不利于加入世界市场
C.中国近代史上曾多次出现“抵制外货”运动
D.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