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有关重农抑商政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自然经济的产物
B.它的实行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C.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
D.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而被废除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可知重农抑商政策自战国时代商鞅变法开始实行,一直持续到晚清时期,所以重农抑商并未随着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而被废除,D项表述错误,A B C三项说法正确符合史实,答案选D。
考点: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
点评:“重农抑商”思想在中国古代社会长期占据上风,其原因在于中国是一个以农业为基础的统一国家,农耕经济是中国封建王朝的统治基础而商人则被认为不事生产之人。所以该政策自战国时代商鞅变法开始实行,一直持续到晚清时期,一直被统治者视为不可更改的铁律。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中国封建社会基本的经济政策是
A.重商主义
B.休养生息
C.重农抑商
D.官营商业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战国时期商鞅变法时首倡“重农抑商”,主张鼓励男耕女织的农业生产,限制工商业发展,保护了秦国的农业生产,增强了秦国的国力。此后重农抑商政策成为中国历代封建王朝采用的最基本的经济政策,因此选C。
考点:重农抑商
点评:封建经济的特点是自然经济,这种经济的主要部门是农业。“农本”思想是历代统治者一贯的指导思想。因此,历代封建政府在经济上采取的具体政策尽管不尽相同,但是,最基本的政策都是重农抑商。从商鞅变法规定的奖励耕织,到汉文帝的重农措施,再到清初恢复经济的调整,都是这种政策的体现。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图反映了苏俄(苏联)居民因食品短缺而排长队购买的情景,这种情景不可能出现于

A.1918—1920年
B.1921—1924年
C.1925—1936年
D.1985—1991年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1918——1920年是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时期,这个时期粮食食品由国家征收和控制,不可能出现排队购物的情景。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在社会主义改造中新中国实行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这里的“过渡”指的是()
A.资本家由剥削者到劳动者的过渡
B.初级国家资本主义到高级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
C.企业公私合营到全行业公私合营的过渡
D.生产资料私有制到生产资料公有制的过渡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明清时期江南手工纺织业繁荣,政府却下令“一户所领之织机不得逾百张,以抑兼并,过则有罚”。这则材料体现了封建政府是如何限制民间手工业的?
A.课以重税
B.控制机户
C.低价派织
D.限制其规模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重农抑商”政策。分析材料可知,明清时期政府明令规定,机户的织机不得超过百张,对于超过的要进行处罚,反映了封建政府限制手工工场的规模。故选D。
考点:“重农抑商”政策
点评:到了明清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经济的活跃,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而在这时统治阶级依然坚持重农抑商政策,把商、农发展对立起来,并在重农抑商思想的指导下推行一系列不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从而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