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原创)上海有“中国近代化的缩影”之称,下列选项不能证明这一说法的是
A.李鸿章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B.丁日昌主持架设中国第一条电报线
C.民族工业发昌机器厂创立
D.《南京条约》中最早开埠通商口岸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丁日昌主持架设中国第一条电报线是在台湾,而不是在上海。其余选项所述事件均发生在上海。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下图是1972年毛泽东主席接见日本首相田中角荣的照片,导致l972年中日正式建立友好外交关系的直接因素是? (? )


A.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B.中日民间友好往来的推动作用
C.美国在朝鲜和越南外交的失败
D.中美关系的缓和与松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二战后日本长期追随美国,采取敌视中国的政策,并与台湾保持着“外交关系”。1972年尼克松访华,谋求与中国缓和关系的活动,却避开了日本政府,这在日本引起了强烈的震动。因此,中美关系的改善直接促进了中日建交。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日本贸易振兴会曾做过关于地区经济合作组织的一项调查统计
时间
| 1969年前
| 1970~1979
| 1980~1989
| 1990年以后
|
数字
| 6个
| 6个
| 20个
| 69个
|
上述数据体现的趋势是
A.经济全球化? B.区域经济一体化? C.政治集团化? D.世界多极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表信息的能力,表格信息说明20世纪80年代后地区经济合作组织快速增长,这反映了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的加快,答案选B,A C D三项材料中并无直接体现。
点评: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集团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个主要趋势,对于二者的考查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①二者的具体表现;②两者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③两者之间的关系,尤其是此项内容的考查难度角度不易理解,应该特别予以关注;④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此趋势中的地位和应对策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成立,南京临时政府
A.推翻了封建统治,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奖励发展实业
C.提倡“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D.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宁夏银川一中2009届高三第四次月考试题,文综,42B)
阅读下列材料:
康熙,名爱新觉罗·玄烨,清顺治皇帝第三子,
八岁登基,十岁丧母,在其祖母孝庄太后的教
导下长大成人。在位60余年,施展雄才大略,
捍卫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康乾盛世”的主
要缔造者之一,不愧为中国历史上的“千古一帝”。
请据此回答:
(1)康熙在位前期,清军入关,天下初定,满洲
贵族统治下的清王朝面临着那些亟待解决的
问题?
(2)康熙在位的60年,中国的疆域版图达到了1300万平方千米,生活着50多个民族,康熙是如何捍卫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营造盛世王朝的?
参考答案:
(1)①长期战乱,社会经济凋敝;②汉族地方割据势力威胁国家统一,③少数民族分裂势力破坏国家统一;④外国侵略势力威胁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2)①平定“三番之乱”,②收复台湾,③打击沙俄侵略势力,收复雅克萨,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④推崇空子,尊重各民族文化传统,加强民族团结。
本题解析:
第(1)问根据课本知识归纳从经济、民族关系、外来侵略等几方面来回答即可。而第(2)问答案根据课本知识直接回答即可。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