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中体现的忠义思想,明显来自儒家思想中的
A.仁政学说
B.天人感应学说
C.宋明理学思想
D.经世致用思想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比较分析,及知识迁移的能力,由已学知识可知A属于是统治者的治国思想;B是体现天人合一,D强调学问解决现实问题,因此只有C符合题意,因为宋明理学强调伦理纲常、忠孝仁义以维护统治秩序。故选C。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居于中心位置的国家对全球化的边陲国家的宰制与剥削,几乎达到了维多利亚女王统治时代的“日不落”的大英帝国,而且尤有过之。富者、穷者变多,中产阶级很少的“M型”社会来临。对全球化的认识正确的是
[? ]
A.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因资本的扩张产生很多问题
B.经济全球化只对发达国家有利
C.发展中国家要捍卫民族主权抵制全球化
D.经济全球化过程无异于工业革命时代的殖民侵略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阅读下则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老舍的著名话剧《茶馆》中有一位秦二爷,他在19世纪末致力于投资近代工业,他的理想是要“顶大顶大的工厂!那才救得了穷人,那才能抵制外债,那才能救国!”他也确实办了一些实业,1916年前后,他举办的这些企业最为红火。但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他的企业被国民政府作为“逆产”强行“接收”,拆卸、倒卖一空。
(1)19世纪末秦二爷投资近代企业时,民族资产阶级掀起了什么热潮? 从“先天不足”、“后天畸形”两角度谈谈这些企业的特点。(3分)
(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1916年前后秦二爷的企业最为红火的原因。(3分)
(3)你认为秦二爷的理想能否实现?你认为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3分)
(4)请你根据所学知识预测,新中国成立后秦二爷的企业命运如何?(1分)
参考答案:(1)兴办实业的热潮(或:实业救国的热潮)(1分)。特点①“先天不足”如: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弱(或:缺乏资本、人才、技术、市场和思想观念的准备)(1分)。②“后天畸形”如:分布在沿海和通商口岸,地区分布不均衡;多投资轻工业,轻重工业比例失调,产业结构不完整,未能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1分)。
(2)辛亥革命推翻帝制,为我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给中国提供了有利的发展时机;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以及爱国心的驱使等。(3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3)不能(1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1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 (三座大山的压迫),是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1分)。
(4)接受社会主义改造,进行公私合营,成为社会主义性质的企业。(1分)
本题解析:本题以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为主线。第(1)问考查甲午中日战争后近代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的原因,从资金、技术、市场、地区分布和产业结构等方面概括民族企业的特点;第(2)问考查一战期间民族工业较快发展的原因,可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概括;第(3)问考查影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第(4)问可结合新中国成立后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关系的变革。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宋明理学家倡导的 “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均以(?)
A.研究天人关系为核心内容
B.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
C.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为导向
D.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理学研究的重点是社会的伦理道德,故AC排除。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道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由题中“修养论”“ 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可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曾经长期阻断东西方陆路商业贸易,最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解体的封建军事帝国是
A.东罗马帝国
B.德意志帝国
C.奥斯曼帝国
D.奥匈帝国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事实的能力。通过再认再现可知,奥斯曼帝国建立后对东地中海地区的控制,使东西方之间的商路受阻,一战时奥斯曼帝国跟随德国参加了一战,战后奥斯曼帝国瓦解。所以正确答案为C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