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电视连续剧《贞观长歌》,生动地刻画了唐太宗李世民统治时期出现“贞观之治”的繁华景象。下列关于“贞观之治”的认识,正确的是(?)
A.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百姓富足安康,是封建时代有名的“治世”
B.唐太宗个人作用是这一局面出现的决定性因素
C.唐太宗知人善任,虚怀纳谏是这一局面出现的重要因素
D.隋末农民战争迫使唐高祖吸取教训,调整政策,从而出现了“贞观之治”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读下图,如果把树苗比喻成民族资本主义,则“夏天”和“新的春天”所描述的历史时期应为? (? ) 
A? 19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
B?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新中国成立之初
C?甲午中日战争后、国民政府统治时期
D?甲午中日战争后、新中国成立之初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析:
“春”指19世纪70年代。民族工业的出现;“夏”指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秋”、“冬”是指抗日战争期间、解放战争期间,日本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对民族工业的摧残。“新的春天”指建国初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某人征婚广告称:“(一)女子须不缠足者;(二)须识字者;(三)男死后,女可再嫁;(四)夫妇如不相和,可离婚”。据所学知识,可判断此则广告在中国最早有可能出现在?
A.鸦片战争后
B.辛亥革命后
C.五四运动后
D.新中国成立后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材料一?西方跨国公司通过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把发展中国家纳入自己设计的国际分工
体系。西方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的投资重点一直是原料生产部门,通过这种投资控制发
展中国家的原料和自然资源:近一二十年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制造业部门的投资有较快
的增加,但是投资大多是在本国生产成本较高,技术已不十分先进的产品或零部件,他们利用当地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来加工或装配工业品……把国内劳动密集型、耗材、耗能和污染严重的传统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而在本国集中力量发展高精尖的新兴工业。
——黄素安等《重评当代资本主义经济》
材料二?发达国家贷款的高利率,使许多发展中国家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不平等的国
际贸易使发展中国家受到巨大损失。……战后发展中国家的初级产品价格相对于发达国家
制成品的价格处于不断下降的趋势。仅1980一1993年之间,发展中国家初级商品(不包括
原油)的价格指数……下降幅度超过了45%。
——张顺洪等《英美新殖民主义》
材料三?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较表
?年份
人均产值 国家类型
| ? 1970年
| ? 1992年
|
32个发展中国家
| 108美元
| 297美元
|
21个发达国家
| 3129美元
| 22185美元
|
请回答:(1)材料三反映了什么问题?(2分)
(2)分析材料一、材料二指出造成材料三这种状况的原因(6分)
(3)面对经济全球化,你觉得发展中国家如何才能改变这种状况?(4分)
参考答案:(1)在70年代至90年代的20多年间,生产力迅速发展,社会财富激增;但贫富分化严重,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扩大。
(2)发达国家通过投资把第三世界国家纳入发达国家设计的国际分工体系;控制第三世界国家的原料和自然资源;向第三世界国家转移劳动密集型与高污染、高消耗的传统工业;向发展中国家发放高息贷款;压低第三世界国家的初级产品价格,抬高发达国家的制成品价格,将第三世界国家作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3)努力改变旧的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顺应经济发展趋势,把握住发展机遇,努力建立市场经济,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实行科技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以迎接挑战。
本题解析:这是一道反映当今世界由于经济全球化,导致全球经济发展不平衡,南北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扩大情况的材料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有关导致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原因的归纳、概括能力。以及准确提取表格材料的有效信息回答历史问题的能力。第一问主要考查对表格数据的分析能力。通过1970年和1992年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较可以得知,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这20多年间,生产力迅速发展,社会财富激增。再从纵向看它们的差距1970年发展中国家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约为发达国家的三十分之一,1992年却只有它们的八十分之一了,这说明贫富分化严重,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扩大。第二问主要是对材料二进行归纳、概括。最后一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问题的理论思考和认识,可以围绕造成南北差距扩大原因来思考。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为开放各国市场,消除贸易壁垒,推动和实现世界贸易自由化,国际社会一直在做坚持不懈的努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澳大利亚联邦、中国……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和美利坚合众国政府:认识到在处理它们在贸易和经济领域的关系时,应以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保证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的大幅稳定增长、实现世界资源的充分开发利用以及扩大货物的生产和交换为目的,期望通过达成互惠互利安排,实质性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消除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从而为实现这些目标做出贡献。
——节选自《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材料二?世贸组织是一个独立于联合国的永久性国际组织。1995年1月1日正式开始运作,负责管理世界经济和贸易秩序,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莱蒙湖畔。1996年1月1日,它正式取代关贸总协定临时机构。世贸组织是具有法人地位的国际组织,在调解成员争端方面具有更高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它的前身是1947年订立的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与关贸总协定相比,世贸组织涵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以及知识产权贸易,而关贸总协定只适用于商品货物贸易。世贸组织与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一起,并称为当今世界经济体制的“三大支柱”。目前,世贸组织的贸易量已占世界贸易的95%以上。
世贸组织的基本职能有:管理和执行共同构成世贸组织的多边及诸边贸易协定;作为多边贸易谈判的讲坛;寻求解决贸易争端;监督各成员贸易政策,并与其它同制订全球经济政策有关的国际机构进行合作。世贸组织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完整的、更具有活力的和永久性的多边贸易体制。
——节选自《世贸组织》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成立关贸总协定的原因。2分
2.关贸总协定成立后,有没有实现其初衷?为什么?3分
3.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世贸组织与关贸总协定的异同。6分
4.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世贸组织的作用。3分
参考答案:(1)原因:1929-1933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促使各国政府放弃自由贸易政策,加强了贸易保护主义措施,造成国际贸易进一步萎缩。深刻的教训促使各国开始认识到国际贸易协调与合作的必要性。2分
(2)没有。它不是一个常设组织,而是一个临时适用的多变贸易协定,存在诸多弊端,特别是在解决争端时缺乏法律性的强制措施。3分
(3)同:旨在通过市场开放、消除贸易壁垒、非歧视性和公平贸易等原则的实施,来达到推动世界贸易自由化的目标。
异:世界贸易组织有更宽的管辖范围,除传统的货物贸易外,还包括知识产权、投资措施和服务贸易等领域。世界贸易组织是具有法人地位的国际组织,它在调解成员争端方面具有更高的权威性和有效性。6分
(4)(1)使规范化、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开始建立起来。
(2)致力于促进各国市场的开放,调解贸易纠纷,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
(3)通过多边贸易,促使各成员国之间逐渐取消贸易壁垒,使各国获得生活水平提高和经济的繁荣。
(4)努力减少成员国之间的不平等,对发展中国家和贸易小国之间的利益予以足够关注。(5)能够比较公正、客观、迅速地解决成员国之间的贸易摩擦,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任答3点给3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