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甲午战争之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成为流行用语,在新式学堂及学会均以其作为办学及创会的口号,然而新式学堂及学会的教学内容与发展目标,却偏重于西学或新学。形成此一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因为新式学堂及学会的创办人?
A.多以“中学为体”作为对付保守势力攻击学堂及学会的挡箭牌
B.多对中国传统文化抱持否定的态度,认为它会阻碍西学的发展
C.多为外国人士或在华传教士,自然会偏重于西学或新学的引介
D.多半是接受西方新式教育的留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较为陌生
2、选择题 粮食收获量与播种量之比,据罗马时代《克洛米拉农书》记载为4~5倍,据十三世纪英国的《亨利农书》记载为3倍,而从《齐民要术》看,我国六世纪粟的收获量为播种量的24~200倍,麦类则为44~200倍。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古代
A.科学技术领先世界
B.农业的精耕细作技术发达
C.水利灌溉技术先进
D.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居世界领先地位
3、选择题 汉武帝以后,汉朝刺史的主要职能是
A.监察地方高官
B.管理地方行政事务
C.举荐官吏候选人
D.征收地方赋税
4、选择题 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标志是
A.传统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
B.西方列强控制了中国海关
C.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出现
D.英国扩大对中国的商品输出
5、选择题 百团大战是中共领导的一场破袭战,发生在
A.1938 年 10 月
B.1940 年春
C.1940 年下半年
D.1944 年大反攻前夕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